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論鳩摩羅什的佛典翻譯及其歷史貢獻
研究生馬麗 
校院名稱東北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古典文獻學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李德山
年度2002
地區大陸
提要  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它是在公元前六世紀到五世紀由古北印度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兒子喬達摩·悉答多創立的。兩漢之際,佛教已逐漸向東傳入中國。佛教傳入中國後,它獨特的宗教信仰深入到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和傳統文化之中,在長期的流傳演變和發展過程中,佛教日益適應漢民族和其它少數民族的特點,逐漸變成中國式的佛教。公元十三世紀初,印度佛教被外來勢力所消滅,事實上,中國成了佛教的第二母國。二千年來,佛教不僅擴大了中國思想界認識的深度和廣度,而且還豐富了中國人民的文化生活和信仰生活,並帶來了複雜的社會影響和多重的社會後果。在中國,佛教的傳播是與佛教經典的譯介同步進行的。從安息王子安世高成為譯經先鋒開始,無數中外高僧大德共同努力,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佛經翻譯運動。這其中有一個重要而特殊的人物,他就是東晉姚秦時代的名僧鳩摩羅什。鳩摩羅什祖籍天竺,生於龜茲。早年曾四處遊學修行,於佛學有著極高的天賦,後成為名德高僧。前秦主苻堅素聞其名,於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派呂光攻打龜茲,其動機雖不是專為迎請鳩摩羅什,但這也是他一個主要的出發點。後因故鳩摩羅什在涼州停留了17年,直到58歲時才被後秦主姚興迎請到長安,71歲時在長安去世。鳩摩羅什在長安前後十一年多時間,所譯佛經,據《高僧傳》記載為三百餘部;《祐錄》卷二載為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開元釋教錄》卷四為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現存三十九部,三百一十三卷。鳩摩羅什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他對佛教傳播、佛經翻譯以及僧尼管理制度的確立,特別是對佛教文獻學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並且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本文旨在介紹鳩摩羅什其人其事及他譯經的特點,使大家充分認識他在佛教發展史上的特殊地位,並通過對他的介紹,把握佛教的發展脈絡及其中國化的進程。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