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中國六朝時代的唱導
研究生何勵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周伯戡
年度95
地區台灣
提要  約於東漢初年間,佛教傳入中國,一直到魏晉之際,佛教傳播佛法的方式,仍然以講經為主。不過這種傳教方法,深奧難懂,一般民眾對教理不容易瞭解,佛法因而難以傳入民間。相反的,東晉末年以後所發展的唱導活動,通俗易懂,比較吸引民眾,使得佛法在社會的基層大為流行。就是這種唱導方法,與唐代流行俗講活動的講經文與變文,有密切的關係,也是章回小說的淵源。那麼唱導究竟是什麼樣的活動?它發展過程又是如何?
  本論文初步探討,唱導概念始於印度佛陀時代,於當時是指一種說法教化的宗教活動。它的特殊性,除了說法內容生動、易懂和通俗以外,唱導者可假權方便和運用各種音調表達。當時,佛陀為了方便教化眾生,尤其是大批從未接觸過文字的普通人,而使用這樣的方法來教化他們,並對該活動過程及相關事務,規定成制度。為了眾生的利益和佛法長留,他也常勸導修道者,應從事唱導教化活動。更具體的是,他將唱導任務委託給行菩薩道者執行。為實踐其任務,大乘經典還制定成戒律,並只有菩薩具有悲智雙運,才能夠擔任此重大任務。因此,唱導成為行菩薩道者的職責之一。
  之後,唱導從西域傳入中國,是指一種概稱的概念,除了說法活動以外,還包括讚佛、讚德國王及咒願等活動。
  大概於東漢末年期間,唱導概念開始隨著僧侶與佛經進入中國而出現。隨後有一些唱導活動,如讚佛、讚德國王等,在中國展開。這些均屬於禮儀式的唱導活動,並自漢末至魏晉之間,相當流行。至東晉之際,釋道安開始針對僧侶的「起坐威儀」與「唱導開化」,制定赴請、讚禮、及念佛等儀式。讚禮儀式的出現,促使讚佛活動很有規律的儀式化。另外,咒願與念佛之唱導活動,也開始形成。道安的此些制定,已成為寺院生活的規範。規範其中之一,每到初夜大眾均要進行唱佛名號禮拜懺悔,但至中宵疲疾,乃另請大德為眾說法,還引用因緣和譬喻等故事,於是說法唱導模式從此出現。
  到了釋慧遠時代,說法唱導活動在慧遠的推動之下,便逐漸發展,之後代代相傳,遂成永則。到宋齊兩朝期間,出現了許多唱導高僧,他們具備了唱導四技,即聲、辯、才、博,唱導活動也專科化,並頗受官方和律僧們的歡迎。此後,唱導科不斷地在社會的上層和下層發展,並達到興盛時期。迄梁陳以後,導師從事唱導活動不太專業,不僅沒有具備聲、辯、才、博四技,而且多依賴文本和唱導形式化。他們不受官方及律僧們的青睞,只能依靠民間來維持自己的唱導活動。唱導科在這時候,已經逐漸衰落。約於陳隋期間,唱導科與經師科合流,並成為雜科聲德。導師兼任轉讀、梵唄;經師兼任唱導,他們都被稱為法師。一些唱導活動,在隋唐仍然流行,但沒有宋齊時代興盛發展。
  此外,有關唱導與俗講的關係,初步探討唱導發展過程,發現有三個主要問題:其一,說法唱導發展到隋初,開始有法師為俗人登座唱導,其程序先有鎮壓聽眾的動作,然後才進入唱導正式內容。唱導先有鎮壓聽眾的動作,與以後唐代俗講開場白押座類似,甚至我們懷疑俗講儀式的押座一節,可能來自於隋初的唱導;其二,陳隋的說法唱導,主要是依賴文本或背誦既有的導文唱導,其形式與俗講依據經文相似;其三,唱導與經師合流後,出現具有豐富唱導背景,又熟悉講經儀式的僧侶,他極有可能從事俗講活動,而成為俗講師。換句話說,俗講師的出身,應是雜科聲德的唱導師。
  論及變文來自於三教論衡中佛家一派,形式可能是從登殿談論的情況論起。參加生日談論的佛家代表者,多是雜科聲德法師,他不但能說法唱導,而且還會讚德帝王唱導。雙方進行談論,以且說且唱方式表達。其與唐代中葉以後,俗講使用的說唱夾敘之方式相同。而這種俗講方式的文本,即是變文。因此,可推測變文來自於登殿談論佛家的一派。此外,說法唱導性質,對象若是一般俗眾,它會傾向音樂、表演及娛樂的成分。然而,唐代發展的俗講,對象也是在家俗眾,俗講形式包含音樂、表演及娛樂性的詼諧,也是受到唱導的影響。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