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敦煌文書所見唐代節慶之研究
研究生張耀方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林聰明
年度92
地區台灣
提要  節慶,包含節令、慶典兩部分。是人類社會中歷史、政經、文藝、宗教等多重面貌的綜合展現。節慶之產生,需根植於某個特定的時空背景:如曆法的制定(元旦、立春、冬至……)、神話或傳說(端午、重陽、七夕……)、宗教興起(浴佛、盂蘭盆∕中元節)、政治因素(春社、秋社、蜡祭……)或某種生活上的需要(祓禊、雨神祭、貼鍾馗、驅儺……)。而其發展或變質,又與當時社會的政經、風俗密不可分。故若不明節慶的內涵,則對於文化的認知,易偏於一隅之見;反之若缺乏對文化背景的瞭解,則會將重要節慶之形成及流傳,歸之於簡化、單一的原因,從而造成解讀的缺陷(如今端午諸俗,只謂紀念屈原)。
  本論文以敦煌文書所見之唐朝節慶,為研究範疇,主要包含三個部分:
  一、背景介紹
  (一)就節慶本身,從曆法→節令→節慶層層推演,說明產生的過程。先明中國
  制訂曆法的背景,及傳統對自然天象、物候的觀察與記載,到漢武帝太初之前的演變過程。其次為依於自然節氣,形成勸勵農桑、重視祭祀的節令(政令),及陰陽五行、天人感應學說的提出,如何影響節令祭祀的內涵,成為中國特有的文化意識;並說明節令與朝廷禮制的關係,以明節令文化的社會定位。這些朝代的遞嬗與社會風俗,使單純為了農業而制訂的節令,逐漸成為內涵豐富、多采多姿的節慶。(二)就唐代社會而言,唐朝是讓各類性質的節慶,已有的成熟或變質,沒有的開始產生。是什麼樣的環境,會造成如此的結果?
  二、節慶介紹
  從第三章以下,則分四季,每個季節再分孟、仲、季三個階段來說明主要的節令、祭典或跟節慶有關的活動。每個節慶的論述,包含起源、演變、呈現方式、影響等過程。
  三、總結回應
  最後將節慶依性質分類,如娛樂性、祭祀性、宗教性、混合性等,將這些節慶與社會各領域作一對應,說明這些不同性質的節慶所代表的社會意義。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