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那吒故事及信仰之研究
研究生涂慧珍 
校院名稱花蓮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民間文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李世偉
年度94
地區台灣
提要  本論文以哪故事及信仰之研究為題,論文內容以哪的故事及信仰兩大主軸所組成,由哪故事的流傳及其形象的演變,探究民間信仰中哪的神格,企圖由此說明文學中的哪對民間信仰的哪所刻劃的印象。
  本論文共分為七章,各章節的重點如下:第一章〈緒論〉,概述研究動機與目的;前人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等。第二章〈那故事及形象之演變(一)〉,主要是參考翻譯佛典中記載有關那的論述,來探討哪人物的起源,並且根據鄭阿財先生對那身份的分類方式,將佛典文獻之記載作一整理論述。而後,依照歷代流行的文類內容,分析有關於那故事及形象的記載,例如將唐代筆記小說、元明戲曲故事中的哪故事,做一概括性的闡述,並探討哪形象之演化。第三章〈那故事及形象之演變(二)〉內容則著重於元明以降,坊間流行的搜神書、神魔小說及筆記小說中所記載的哪故事,並由《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西遊記》、《封神演義》這些文獻內容的記載,來分析哪故事的情節架構,以及哪形象的演變。第四章〈臺灣早期傳統說唱及戲劇中的哪故事及形象〉的內容主要透過臺灣傳統說唱、歌仔戲、皮影戲以及《三六九小報》連載小說《小封神》等四類作品中所改編的哪故事,藉由這些作品探究哪之形象;鑒於《封神演義》廣為流傳後,哪的形象、故事內容大致上已被定型。近代的臺灣文學、地方戲劇無不以《封神演義》一書作為藍本,編製關於哪的故事,而臺灣文學中所編纂的哪故事、形象與《封神演義》的差異性何在?即為本章所欲說明的地方。
  第五章〈現代新編文本及戲劇中的哪形象〉,闡述的內容為現代文學作品中的哪,作品包括有童書、現代小說以及電影。由於現代新編文本對於哪故事及形象的呈現,與原作《封神演義》之內容早已大相逕庭。童書的主要閱讀對象是兒童,因此,在哪的故事內容方面,必定與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的情節不完全相符,必定有所增刪。由於現代的文學作品,通常以「哪」為名而內容卻未必延續哪在《封神演義》中的形象,因此在現代文學作品方面,筆者選擇小說《封神榜裡的哪》以及電影《青少年哪》做為分析的素材。筆者希望藉由現代文本,來探究現代作品中,假藉《封神演義》中,關於哪故事、形象的軌跡,並且探討這些作品內容的特殊意涵。
  在第六章〈臺灣民間信仰中的哪三太子〉的內容為本論文的另一項主軸,論述的是哪的信仰。筆者針對哪信仰的發展作為論述內容,並且輔以田野調查的口頭訪談資料,分析民間信仰中的哪,在歷經漫長時期的演化之後,祂的神格也因應地域以及時代背景的變遷,所應運而生的變化,希望藉此整理出哪故事與哪信仰之間的關聯性。第七章〈結論〉則是綜合上述各章節的重點,再加以整理而成。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