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504-01 
論文名稱禪宗的教育思想與實施
研究生蔡金濤 
校院名稱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南懷瑾
年度55
地區台灣
提要  禪宗是佛教的一大宗派,自達摩東來,至今千餘年間,風行全國,尤其唐宋之間,龍象輩出,宗風鼎盛,王公士庶,相率習禪。唐代六祖慧能,更主頓悟成佛之說,把高深艱奧的理論,一變而為日常生活的宗教,奠下了禪宗的理論基礎。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樹立制度,建立法幢,禪風大盛,餘風所被,影響於宋明理學者甚大,後來一葉五花,分揚宗風千餘年來,其對中國文化教育,學術思想及風俗信仰之影響,是普遍而深遠的。然觀諸書肆之教育史籍,對禪宗之教育,每略而不論,或論而不詳,實為一大憾事。有感於此,故撰寫此文,以述禪宗之教育思想及其實施情況。
  禪宗的貢獻在其修行方法,至其對宇宙人生的理論,則與佛教的其他宗派無異。主張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此一佛性,本自圓明,人人具足。眾生之所以迷不知返,是被情識之偏見所執,未能發現自己的佛性,一旦他們明自本心,見自本性,便可立地成佛了。
  佛學從三方面來看人生的本質。五蘊觀是從心理方面,處觀是從生理方面,而界觀是從物理方面。其結論是「諸法無我」。又從因緣觀的立場來探察生命的由來及業的輪迴,其結論是「諸行無常」。在「無我」及「無常」的人生中,其價值判斷是「一切苦」。現實的人生既是苦的,所以便要設法脫離苦海,邁向理想之鄉,而理想的人生便是「涅槃寂靜」。
  禪宗的宇宙觀是其人生觀的展開,它先假定有一個能生萬物的宇宙本體,此一本體是與自家的佛性為一,是本然清淨,不生不滅,遍滿宇內的。萬事眾物的現象界,皆是此一本體(心)之所現。但是本體既是本然清淨,怎樣發生宇宙萬有的現象世界呢?這是因為本性(本體)的明極而生的妄動。妄動一旦發生,即由絕對變為相對。相對之物層層分化,地水火風的現象世界因而發生。
  為要證得宇宙實相,達到人生的理想──涅槃,有兩條途徑是禪門所爭論不休的,即頓悟與漸修。遠在南北朝宋文帝時便有道生主頓悟,慧觀主漸悟。至唐代五祖門下的神秀上座,主「時時勤拂拭」,慧能倡「本來無一物」,是為頓漸二派的領導者,分化南北。其實頓漸之爭,肇源於定慧為一為二的問題。漸修派主張定慧為二,為道先須修定,然後定中發慧。頓悟派則主張定慧俱等;定是慧之體,慧是定之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猶如燈之與光,不可分離。
  不管頓悟或漸悟,悟的本身是一種非理性的神祕經驗。這種經驗是直覺的,暫時的,超感官的。在經驗的當時,有一種如獲至寶的興奮;在悟的經驗裏所理解到的知識是權威性,最後性及肯定性的。
  禪宗的教育目的,從理論上說是明心見性,簡言之,即「見性」二字;從修行上來說,是要達到「無念、無住、無相」的境界,從通俗的方面來說,即是要明得自己的「本來面目」。
  為了達成上述之教育目的,禪師們接人所採之措施,常在有意無意間遵守著一些基本原則,我人謂之教學原則。這些原則之中,有者是與一般教育所同具,如個性適應原則,隨機教學原則,自動原則,及懷疑原則等;有者是為禪宗所特有,如實證原則,及不立文字原則等;有者雖與一般教育所同具,但其意義不同者,如集中注意原則及力行原則等。禪師們於接人之際,雖無意於原則,卻常自合於原則。如教人參話頭為例,禪師們必選取一則適合學者之材性的話頭,如「念佛是誰」,或趙州的「無!」等,此是個性適應原則;禪師僅告以參的方法,而不能越俎代庖,尚須學者自動參究,此是自動原則;話頭是一句無意義的話,驀地參去,不需語言文字的解釋,此是不立文字原則;參究過程之中有何疑難,禪師則隨時因地而予以指導,此是隨機教學原則;參究之時,須對話頭提起疑情,然後才可望有所進展,所謂「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此是懷疑原則;參話頭非一蹴可成,須二六時中,參究下去,苦心鑽研,身體力行,積年累月,自會有成,此是力行原則。古德有言,「參要真參,悟要實悟」,話頭參至最後,工夫已深,定力已穩,忽然地一聲,如桶底脫落,而大澈大悟,此是實證原則。參話頭是禪宗教學方法的一種,其他如坐禪法,啟發法,講述法及三關教學法等,莫不皆合於上述諸原則。
  講述與啟發二種教學法是與普通教育所共有,而參話頭,坐禪,三關等方法,則是禪宗所獨有。問答法雖亦與普通教育所共有,但其問答之意義與方式則完全不同。普通教育的問答法是知識的論辯,思想的啟發,而禪宗的問答法則在封鎖學者的思想,去其語言文字的執著,故不同。
  禪宗的教育目的是特殊的(明心見性),故其方法亦是特殊的,而其運用方法的技術猶為巧妙。如德山棒,臨濟喝,四料簡,四照用,及三玄九要等。其中棒又分八種,如賞棒,罰棒,縱棒,奪棒,愚痴棒,降魔棒,掃跡棒,無情棒等。喝又可分為四種,一為金剛王寶劍,二為踞地獅子,三為探竿影草,四為不作一喝用。所謂四料簡者,一為奪人不奪境,二為奪境不奪人,三為人境兩俱奪,四為人境俱不奪。所謂四照用者,或先照後用,或先用後照,或照用同時,或照用不同時等,皆為適應學人之材性,見地及當時教學之情況而分別予以接引。以此觀之,禪師教學如同作戰,亦如一種藝術。
  至其教育之行政及組織,亦為便於僧眾之專心向道。其特點為學校即家庭,教育即生活,訓教合一,寓訓於教等。故住持為一校(寺)之長,學者除聽法習禪之正課外,尚須參與行政事務等工作;而工作勞動是其生活的一部份,亦是其教育的一部份,故生活的管理,亦即是教育的實施。
  總之,禪宗的人生觀可通於其宇宙觀,它的教育目的可通於人生目的,其教學方法又是實現其教育目的最有效的手段,而其教學技術之運用,更是巧妙之至。例如,禪師一棒下去,學者立地成佛,實現了教育目的,貫通了人生目的,證得了宇宙實相。換言之,即由形下打通了形上,由相對打入絕對,由有限打入無限。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