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見性與真我:以《六祖壇經》為核心的詮釋
研究生吳美如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林安梧
年度93
地區台灣
提要  本文以《六祖壇經》中「見性」和「真我」為核心,討論見性之思想意涵,自我轉化為真我之實踐工夫,以及見性與真我之人間精神。首先,「見性」作為慧能思想之重心,其與傳統禪宗之不同,便在於轉化靜態之禪修,直接從識心見性,開佛知見。從對比神秀和慧能著名偈語得出「看淨」是有一明顯之次第工夫,而「見性」則不以固定形式之修行為手段。慧能的「見性」是生活當下之寫照,其思想意涵在於闡明佛性在自心,見性即開悟,這是他理論當中最關鍵的一環。
  其次,見性指的是見到內在本有之佛性,若將佛性落在個體生命主體而言,則是真我之顯發。如何將自我轉化為真我,慧能透過無念:存在之覺知、無住:意識之透明、無相:空無之顯露,將存在情境作一超脫和銷解,使內在本真之我能透顯而出。由此而來,他講求定慧等學也是整體之圓環式交互作用,即定慧等學是體用一如。就慧能思想而言,無論是「三無」或「定慧等學」,其境界義並不從高處懸設,以修行之徹底為評斷,是「即工夫即境界」之行悟一致。
  無論是見性意涵或真我透顯,慧能始終關注的是存在者的自發精神和力量,對於個體之修行,慧能重視的是自修自度,他正視當前個體的實踐性,即現世自力而成佛,不以寄望他力救贖為重心。面對眾生累劫之業障,慧能以為真懺悔就能將累劫之罪釋放。又從重視此岸之修行觀而來,慧能關心的不只是個體自悟之解脫而已,對於世間眾生之迷悟,亦生起無緣、同體之大慈悲,令一切眾生同見佛性,而達至冤親平等,人我無殊。
  整體而言,在慧能思想脈絡下,見性是見到自心佛性,真我是顯露內在主體,而無論見性或真我,皆是賦予個體之主動力,並且其作用場域不在神力之臨照下,亦不在西方清淨國土之交付,而是當下現前即在佛土,這是見性和真我之人間精神的真正發用,亦可說是慧能禪學理論之全體大貌。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