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法華經》禪思想之研究
研究生簡秀娥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位別博士 
指導教授李立信
年度92
地區台灣
提要  本文題目為「《法華經》禪思想之研究」,共分十章,探討禪觀淵源、禪觀妙用、如來禪觀、菩薩禪觀、法華三昧、禪觀教育的一連貫問題。《法華經》中的佛、菩薩展現的禪觀三昧,主要是為了教化眾生,令一切眾生都進入一佛乘,菩薩若是只有自受用,而沒有他受用,即非真正的菩提。因此,禪觀為方法,一佛乘為目的,是本文要詮釋的思想。
  第一章 敘論:說明本文研究之動機與目的,探討前人研究之見解與成果,以及標出本文研究之進路與方法。
  第二章 《法華經》之歷史背景:本章探討《法華經》的成立年代、印度地位、傳譯情形、中國地位,是從歷史角度切入,以縱切面的軌跡,尋求整體發展的面貌。
  第三章 《法華經》之價值意義:本章從判釋教相、戲劇體製、文學藝術,探討《法華經》。這是從本質內涵切入,以橫剖面的分析,邁向整體架構的核心。
  第四章 《法華經》之禪觀淵源:本章以禪觀定義為基點,從印度的禪觀、原始佛教的禪觀、小乘佛教的禪觀、大乘佛教的禪觀,加以探討其根本的依據與轉變。
  第五章 《法華經》之禪觀妙用:本章藉由前面數章的基礎,向上一著,探討《法華經》的禪觀思想。《法華經》的禪觀,係以清淨心為體,是一種「非智不禪,非禪不智」的菩薩禪,亦即般若禪。本章主要提出在《法華經》禪觀的種類和深義,除了在《法華經》中字面上是禪觀或三昧,也列舉其他屬於禪觀的妙用,並闡明法華三昧不是《法華經》中惟一的禪法。
  第六章 《法華經》之如來禪觀:本章承襲前章,談論如來禪觀妙用的問題,探討如來壽量無盡、如來示現涅槃、如來神力、多寶佛塔、龍女成佛等禪觀妙用。
  第七章 《法華經》之菩薩禪觀:本章承襲前章,談論菩薩禪觀妙用的問題,探討法華勝會之菩薩示現、文殊菩薩、藥王菩薩、妙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等菩薩禪觀妙用。
  第八章 《法華經》禪觀在中國開展:探討《法華經》禪觀,被標示為天臺法華三昧的議題。天臺思想,遠紹龍樹,近至慧文、慧思,並以智顗為中心研究,探討天臺法華三昧思想,最後研析法華三昧在中國後世為實踐內涵與影響。
  第九章 《法華經》之禪觀教化:清淨心是形而上的,禪觀是菩薩的實證修為,只能自受用;若要使人獲益,即須落實於教化。因此,禪觀與教化是內外兼備,不可或缺。釋迦牟尼佛與多寶佛並坐,運用禪觀神力,主要目的是要教化眾生。宣說一佛乘,富有十分濃厚的教育思想。
  第十章 結論:本章係就《法華經》禪觀之議題,作一整體性的歸納檢討。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