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202-35 
論文名稱佛教對蘇東坡詩、詞、文之影響
研究生王碧滿 
校院名稱香港能仁書院 
系所名稱文史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莫雲漢
年度84
地區香港
提要  蘇東坡是位北宋多才多藝作家,無論詩、文、詞、書畫等都享有盛名,由於他博學多聞,於儒學、老莊、釋教思想都有研讀過。因此他作品中融匯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結晶,成為文壇上特殊風格。
  欲深入了解東坡作品中的三家思想,必從其生平收集各種資料歸納分析出東坡思想淵源及其影響:
  首先從「儒」家思想開始,東坡自小從先君為師。當其父蘇洵宦學四方時太夫人親授以書,故東坡自小儒家思想來自父母。從小就有經世濟民的雄志,直到嘉祐元年二十一歲同父及弟赴京考試舉進士後,方得一展抱負。但因新舊黨執政意見不合,故屢遭貶謫生涯。在政治上無法伸展抱負,即尋精神資糧另一條路就是佛教。東坡雖從小受父母影響信仰佛教,但未真正深入研讀佛經,直到黃州之前經烏臺詩案死裡得生,遂在黃州時閉門謝客專精佛學禪宗,後文之一變,連他的弟弟蘇轍都跟不上。直到晚年貶居海南時以佛書為伴,不以貶居為患,思想更加闊達,每到之處都能為百姓做一些善事,雖不能做到經世;但已做濟民。
  第二章儒、道、釋三家思想對東坡的影響。東坡屢遭貶居無法完成立德、立功的心願,遂邁向「立言」的途徑。在他的作品中儒家思想是仁政實施以民,道家老莊清淨無為思想對治王安石的變法,以及道家宿命、齊物及消遙思想做為謫居時的自我安慰的精神資糧,佛家僧反常伴東坡左右,無形之中影響東坡行為及日常生活似僧人,東坡將佛法融匯貫通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其作品自然而然詩中有佛、佛中有詩。
  第三章講述東坡與禪師的交往,因東坡與諸禪師往來廣泛,故選其中四位與東坡交往甚篤的禪師,了解東坡與他們對話之中的禪機,啟發了東坡作品中詩中有禪、禪中有詩。
  第四章以佛教天臺宗、華嚴宗、淨土宗及禪宗思想,影響東坡作品有著四宗思想字句、含意及用韻,使他的作品有種清新脫俗,闊達胸襟的人生觀,這也是東坡作品與眾不同的獨特風格。
  東坡受佛教影響能夠隨遇而安的精神是值得眾人學習,而他的作品溶入了儒、道、佛三家思想,其中影響他最深的即是禪宗。因東坡前生為五祖弘忍大師的傳說,及東坡自認前生為六祖惠能大師,因此《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對東坡作品影響甚深。六祖惠能大師因聽五祖弘忍大師講《金剛經》中一段文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才講述《六祖壇經》,禪宗所注重是下心地法門的功夫及人生如夢、如幻、如化的觀念,故影響東坡作品的「心」字及「吾生如寄耳」之詩。人生如夢之詞屢次出現。由此可見禪宗思想對東坡影響之深。
  東坡的各宗思想,影響他在文學創作上的革新精神,使他的詩、詞、文另有創新脫俗的一面,又加上東坡先天豪放性格,佛經更闊達他的人生觀,是值得後人效仿。而他的作品也影響後人甚深。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