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人類個體生命起始」議題之探討:以佛教緣起論中之「識」、「名」、「色」研究為主
研究生黃正務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碩士班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尤惠貞
年度98
地區台灣
提要  「人類個體生命起始」是現代應用倫理學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議題。舉凡「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墮胎」、「複製人」等等議題,都將涉及「人類生命個體生命起始?」這個倫理議題主張。佛教宏揚者習慣以核心理論「十二支緣起」來回答這個議題,這十二支分別為:「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老死」。若從「具有異時性前後分位因果關係」的角度來詮釋這個佛陀根本教法,於是就產生所謂的「三世兩重因果說」或「一期生命說」。而以這樣的原則來推論,「十二支緣起」可以直接稱為「佛教胎生學」,而且是以俱有認識能力的「結生識」,以「入胎」、「住胎」、「出胎」時間點作為人類個體生命的「起始」、「生長」、「結束」為標準。順此,佛教將主張「只要是授精成功的胚胎就算是人」,因為人類個體生命就在於「結生識入胎」那一剎那就開始。
  但事實上「十二支緣起」另有一種更早期的詮釋方法,若從「同時性、論理關係來」詮釋,十二緣起中的各支之間就不是時間序列前後分位的因果關係,而是有情的內在心識結構來看待,而這心識結構正是有情之所以生起老病死憂惱悲等苦的緣由。從這個方向來解釋十二支緣起,「無明」就是指一切有情心識的本質,而不是生命的來源,「識」、「名」、「色」三支,也就不會是人類個體生命起始的關鍵。
  為了討論方便,本文將「異時性、分位因果關係」來詮釋「十二支緣起」的學說簡稱為「分位緣起」,將「同時性、論理因果關係」來詮釋「十二支緣起」的學說簡稱為「剎那緣起」。
  本文考察佛教各派學說後發現,各學派基於對十二支緣起「識」、「名」、「色」三支的詮釋內容解讀不同,而產生了有無「人類個體生命起始」時間見解上的差異。其中尤以對「識」支的解釋從原始佛教時期的「前六識」轉變為部派佛教時期的「結生識」更是為重要關鍵。
  因此本文從歷史性的向度開始,從佛教原典及《清淨道論》等相關論著分析「識」被理解成「結生識」的時期及其原因。接著再深入探討有關「識」、「名」、「色」三支的分別蘊義及相互關係,以釐清「識」在原始佛教時期的詮釋方向。
  從考察十二支緣起中第三「識」支與第四、五「名、色」二支這三支之間的相互關係,筆者發現應從「剎那緣起說」來解釋緣起論似較為符合佛陀原意。若單從「名、色」二支的意義來考察,則依然存在世俗諦與勝義諦二種不同詮釋語言的分別。
  本文另一重點在討論「剎那緣起說」及「分位緣起說」對於「人類個體生命起始」需要面對的質疑以及可能回應,筆者嘗試以「緣起中道」為佛教生命實踐行動綱領,並說明「緣起中道」如何能避免成為「道德相對主義」陷阱的理由。
  筆者認為在回應現代倫理議題中,若將「分位緣起說」納入屬於根本核心義理的緣起論中,無可避免將讓連「前胚胎」(pre-embryo)也算在內之「不可傷害胚胎」原則,成為佛教的「客觀真理」延伸之下,無可逾越的義務論道德法則。這時「緣起中道」道德行動綱領,就會成為「相對倫理主義」下的產物。
  反觀,若採取「剎那緣起」詮釋方法,將緣起論素樸地作為解脫有情生命痛苦煩惱的「勝義」核心理論,以此理論所建構出的「緣起中道」道德行動法則,才能「遊刃有餘」地用世俗語言來處理未來科技技術不斷進步發展後所延伸出的各項倫理議題。亦即佛教徒在倫理議題上,只要不違背「剎那緣起」之緣起論,就可以無礙地用「緣起中道」為綱領,將「兩重三世因果」、「個人利益」、「公眾利益」等「世俗語言」中加入綜合判斷,並在未來不斷變動的全局中,參與對話公共討論。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