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王船山現量說與現量詩學
研究生張至廷 
校院名稱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林文彬
年度98
地區台灣
提要  本文研究的規模涉及唯識學、船山佛學、船山儒學及船山詩學,不可謂不廣,當然所涉及的上述每一部分都不是全面性的觸及,而是集中在有關船山「現量」義的探討,而此「現量」義最特殊的部分,則表現在船山的詩學中。所以船山的「現量義」與「船山詩學」是本文研究的最大目的。
  本篇行文的理路大致上是先由船山的唯識學和中土流傳的唯識學相比較,以得出船山唯識「現量」義的特殊性。其中的關鍵即在於佛家是以第七識為迷執之原,但船山卻將之與儒家的「志」相結合,褒貶全然相反。再進而檢核船山儒家的思想體系,可以知道佛家唯識的「現量」義已經被船山改造而賦予新義。船山依實有健動的氣的本體論,引出「現在」、「現成」、「顯現真實」三義來規定所謂的「現量」,這也可以稱之為儒家化的「現量」義。船山以「現量」論詩,這是船山儒學「現量」義從哲學理論延伸到文學的評鑑與創作的實踐,在相關範疇的討論上,如「心目」、「情景」等,相較於前人印象式的論評,船山理論系統的完整可謂空前!
  船山的唯識學著作《相宗絡索》純以廿九條目分說相宗義理,並非漫無理路,從〈八識〉總綱以下,歷數境、心、識,一路流轉,至〈迷悟二門〉轉上還滅淨行,說八識轉淨之理、八識轉淨之行,終說八識覺相,其書名「絡索」之義實已大明,且此絡索之義亦當是船山唯識學中一大要義。由於船山此一唯識學論述特有自行理路,個人思考路向鮮明,其對於相宗教理的逐一判讀、詮解自不大能夠徒以宗從一家、一派或一宗為事,而有種種「錯謬」、「非是」之議。從船山唯識學中種種違義的檢討,可看出船山刻意擴大第七識義的痕跡,船山唯識學遂變成了一種「第七識決定」的唯識學了。
  從太極的實有健動,到陰陽相倚、乾坤並建、動靜相函、兩端一致等船山哲學中較為重要的幾個論點的了解下,宇宙天地萬有在永不止息的恆動中,時時自我趨歸平衡,也唯有在不斷的「動」中,太極陰陽才不致廢然而滯,有所傾趣而不回,因以失衡,此是船山的宇宙觀。人性論中,船山認為「心」、「性」是上承天道之善,本善而不易,「思」之上者能盡性以繼統天之道,其下者則為俗情所累,唯「志」於中執,內保天心,外律正思,是人生命的「動之幾」,亦是存養復性工夫之基礎,故可知船山義學是一以天健之道、繼善成性為本的「主志之學」。「現量」在天健地順、駕驅不息的船山天道觀的理照之下,船山意義的「現量」就是「太極實有」、「陰陽實有」,乃至一切實有的「實體說」。「現量」獨顯而不孤立,「現在義」,一於古今、終始於大化而無終始;「現成義」,與物相待相成,相函並建而一致;「顯現真實義」,實有真存、物我兩盡,真實而不虛,這是船山天道論下的「現量」境界。再就船山詩學中「現量」用義的審視,時、空(天道)與思慮(人性)一時而成,無不成者,此船山之一大「現量」義,一量三量,蓋現量所顯大化太極太和之天道,仍於性凝天地之心彰著,而志為之持,故能發見於意、情。
  相對於原來的「唯識現量」本義,「船山現量」不離耳目而脫透耳目,既與比、非二量並列為船山太和太極天道「現量」,又與二量統聯為天道、人性全包之大現量境,則總船山量學的現量義,共有三個層次,且最高一層次的大現量境,是在船山詩學中才完整證出的。讀船山至此,「船山現量」之義乃得稱已具完全之義,船山量學也才得一窺完整面貌。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