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漢藏教理院之研究:以二十世紀初漢藏佛教交流為中心
研究生林秀娟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黃英傑
年度99
地區台灣
提要  本研究共分五章,主要探討漢藏教理院創學背景、創院宗旨、經辦特色,及其營運始末。1898年張之洞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以平息新舊派雙方衝突,不料引燃廟產興學風波。地方政府主導將道廟、佛寺拆除改建學堂,或廟方與士紳合辦學校,此獨尊儒學導致佛道斷層。1898到1932年,中國內地已開辦114所以上的佛學院,加上太虛親自興辦或講學的佛學院已不在少數,為何1932年太虛還要創立漢藏教理院?筆者提出六項假設:1、時勢所趨不得已而設立。2、為使中國佛教走向世界。3、因經濟援助而自然形成。4、為愛國故聯絡漢藏感情。5、為復興中國密宗之踏板。6、地處四川故設漢藏課程。
  經研究得到下列結果:1、武昌佛學院學生、院董紛紛學密,使太虛不得不隨順趨勢而興辦一所與密教相關的佛學院,以挽留人心。2、太虛提出八宗共弘,並以行動支持密教復興,加上漢藏教理院作媒介,使中國佛教走向世界化的新趨勢。3、武昌佛學院因經濟護持金短絀而停止營運。筆者認為由於前車之鑑,使太虛在面對政府給予經濟援助時,義無反顧地接受並自然形成漢藏教理院。4、據常恩(1934)指出:綏撫外藩,致力佛教新運動,而設漢藏教理院於重慶。可見漢藏教理院與國家社會關係匪淺,亦可看出漢藏教理院係為達成國家溝通漢藏任務,接受政府經濟資助而順勢成立。5、太虛為溝通漢語系和藏語系佛教,倡議創辦漢藏教理院。這所新式佛學院,是太虛培訓優秀人才與復興中國密教之跳板。6、1930年秋,太虛入川弘法,駐錫重慶佛學社,吸引不少政要、名流前往聽法。太虛得悉劉湘有意派僧入藏學法,於是向他建言:與其派僧入藏,不如在四川辦一所藏文學校。劉湘極表贊同,於是誕生這所漢藏教理院,因地利之便而設置藏語系列課程。
  上述結果與筆者初步假設大致上是一致的,而漢藏教理院院訓“澹寧明敏”、叢林教育、翻譯處、康藏研究室、僧伽救護隊、防護訓練班、編譯處、僧才訓練班、佛學研究會、附設佛化與民眾中、小學、夜校、慈善救濟、譯經事業、內修外弘、漢藏交流、國際雛型、周遊列國、復興密宗、留藏基礎、敬重四恩、解行並重等,在在都顯示出漢藏教理院的特殊性。如:釋法尊(1902-1980),一生譯著超過140部以上。又漢藏教理院培養精英留學西藏,更將中國農業技術及醫療專業等帶入西藏,這些工巧明與醫方明的輸入,在西藏史上也是值得一提的事。
  1949年時局改變,漢藏教理院驟然停辦,這十七、八年來,漢藏教理院在近代佛教教育上自有其特色與定位。但太虛所培養的學生,如法尊與印順對密教截然不同的態度,似乎是以顯密佛教交流為主旨而創校的太虛始料未及的。但漢藏教理院的影響力卻也無遠弗屆。如:已故印順及其法嗣至今在臺灣推動的人間佛教,其根源即來自於太虛,其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