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703-13 
論文名稱敦煌涅槃經變的研究
研究生陳慧珠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邢福泉
年度87
地區台灣
提要  敦煌莫高窟開窟年代,依據武周聖歷元年李懷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的記載,始於前秦建元二年(西元366年)。歷經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清,目前保存了492個洞窟,共有十六窟有涅槃圖保存下來。
  關於敦煌涅槃經變的發展,佛教史告訴我們,南北朝時期,大乘涅槃佛性思想曾掀起一股討論的熱潮。入唐之後,逐漸式微。圓仁《入唐求法行記》記錄唐代長安的佛教盛況,其中不乏涅槃經典。
  開窟造像和當時流行的信仰息息相關。敦煌莫高窟的涅槃經變,前輩學者的研究中,側重圖像或風格的討論,信仰背景的分析較為闕如。本文旨在討論敦煌莫高窟的涅槃經變,關於出自《大般涅槃經》的「五百官兵強盜」、「施身聞偈」等內容,由於信仰與圖像方面,自成獨特系統,故暫捨不論。
  本文共分為五個章節:
  第一章「前言」,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導出本文的問題中心。
  第二章「涅槃信仰與涅槃經變」,係利用敦煌寫經題記、佛教史、僧傳等史料,探討涅槃信仰的歷史背景與涅槃經變之關係。
  第三章「敦煌涅槃經變的圖像意涵」,從涅槃圖像的特點,與新疆克孜爾、中亞的涅槃圖像比較,以推斷敦煌石窟涅槃圖像之角色定位與圖像淵源。以及各時期的表現特色。
  第四章「石窟配置與義理分析」,試圖從敦煌經變在石窟中的位置變化,探討北周、隋、唐涅槃圖像位置變化的意義及其配置與意義。並從石窟整體配置中,探討經變的主題、經典依據、與意義。
  第五章「結論」,流傳於敦煌莫高窟的涅槃經變並非單純的印度文化的移植,而是一種融合的風貌。由北周時期佛傳之一的涅槃圖、唐代一壁一經的巨幅經變,到晚唐涅槃經變消失於敦煌藝術原始創作的舞臺,都反映了當時政治、經濟實力與信仰背景。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