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敦煌《觀音經》變相之研究
研究生王儷娟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洪莫愁
年度92
地區台灣
提要  《觀音經》是觀音信仰中重要一部經典,經文內容即是《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由於廣受弘傳,於是另行單本流通。根據文獻記載,《觀音經》早在北朝時期已普受抄寫流通,但是現存敦煌的圖像,最早在隋代時期才見於石窟窟頂。在敦煌地區依據《觀音經》所繪製的經變圖像,分佈年代由隋代至西夏,有六世紀之久;除了運用於石窟壁畫中,亦有畫以及經卷、經冊等形式,在諸多變相之中,無論是數量或內容上皆是數多且豐富,並開展出多種構圖式樣以及透露修運用的景象。
  本論文主要探討繪於敦煌壁畫、以及藏經洞中畫、寫本的《觀音經》變相;為求把握圖像的內在深義,一方面以圖像形式、分佈位置,來論述圖像發展所呈現的現象與特色;另一方面,則根據圖像外在構成的形態,進一步推測當時操作範疇的可能性。值得特別一提的是,《觀音經》變相面貌多樣,不論是以顯教基礎來開展,或者是以融於密教修學軌則而造,皆不失其圖像本質之特色;換言之,也就是以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普現色身三昧為經中修習的要旨,圖像多元化的呈現,在在充分凸顯出觀音法門中隨類應化之特質。
  這些圖像資料,距今雖已久遠,卻印證敦煌由《法華經》所開展的觀音信仰與觀音法門;再者,由發展之軌跡觀之,圖像隨者不同時空而有所轉化,以符合各類行持者的需求,因此呈現繽紛多元的形貌。最後,藉由對敦煌圖像結合行門的概念,冀對現今仍為盛行《觀音經》的修持法門,注入些微許的靈感與啟發。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