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李叔同的自我覺察與實踐之路:李叔同的心理發展歷程
研究生陳姵璇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系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丁興祥
年度91
地區台灣
提要  第一章
  講述研究者研究李叔同的企圖與原因感動的原因,來自於他的生命型態,呈現出太多與社會期待相反的地方,他的抗俗、不與社會妥協,堅持自我的追尋之路,在我身上也發生了,但他更勇敢,敢為自己說話,不妥協,我認為生活中常常存在一種冷峻的孤絕,即使在群眾的包圍中,即使在歡笑熱鬧氣氛中,即使在溫暖的情感交會中,都還會在背後升起某種擔心,就是孤獨也即將在不遠處等待,這樣的焦慮或許在我的學養中累積了很多種解釋,卻不為我所滿足,直到我遇到他,我好像隱約的看見遠方他獨步的身影,有些熟悉,我明白了原來孤獨才是人生的本質,最終我們也只剩下自己,所以我想從「他為何要出家?」開始,企圖從找答案的過程中,也同樣希望可以發現我生命的原貌。
  第二章
  講述研究者所引用的研究方法與文獻,研究者使用心理傳記的方法他也是個案資料的重整,經由基本資料的收集來創造傳主的生命故事,資料收集的過程也歷經考察、批判,但不是要找到推翻資料的證據,而是要跟時間軸、對傳主價值觀、背景社會、歷史脈絡契合,他是一個互相驗證的過程。
  第三章
  講述研究者的研究策略,並且經過來回修改驗證的程序,產生故事。
  第四章
  為論文主體,主述傳主生命故事,並交雜研究者個人的生命經驗。
  第五章
  為理論呈現,傳記畢竟一種表現的成品,因此面對不同的聽眾就應該有不同的發聲,而理論的呈現我也經歷多次的修改,因為故事更動理論就跟著挪動,甚至是跟著不同傳主的生命型態而產生不一樣的變化,甚至是同樣的傳主也可以從不同的面向講出關於他生命所呈現的不同理論。因此還可以產生其他研究的新思惟,繼續研究下去。在此我提出李叔同生命是回歸本我的過程,提出他人格的習氣之染並在持其志向的過程中,步向安身立命的終極幸福。
  第六章
  為討論與結論,在此我看到李叔同的自我發展歷程,是一個生命不斷融合的過程,並且加上我個人的反思。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