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唐代長安寺院之研究
研究生魏嚴堅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研究所 
學位別博士 
指導教授王吉林
年度94
地區台灣
提要  佛教於兩漢之際傳入中國,歷代高僧大德四處宣化弘法對中國社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力。然而,佛教與中國文化交流融合的過程中,其發展的節奏與流傳的地域並非均勻一致的,佛教出家僧侶具有遺世獨立的性格體現,寺院擇地建置也以幽雅清淨為要素,但綜觀漢魏以來,宣經佈道的域外高僧多數透過都衢大邑弘法,華北地區為中國文化起源的中心樞紐,位於絲綢之路的長安、洛陽都城既是中西文化匯流處,更是象教東傳白馬馱經,淄徒川流,紺宇佛殿遍置的佛教傳播中心。
  佛教寺院是崇奉佛塔、佛像等神聖象徵的殿堂,是僧侶居住、修道的場所。寺院的興建,需要僧侶的領導,經濟的充份供應,或社會上某些階層的贊助。寺院的歷久不衰,有賴師徒傳承是否得法,是否有政治的庇護,是否在經濟上有源源不絕的供應條件為定。寺院的分佈以及擴展與社會經濟的榮枯有密切關係。中國疆域遼闊,佛教之有地域性的差異乃自然之事。先從佛教的區域研究,乃是邁向認識中國佛教流傳變遷的一個穩固的著力處。研究地域佛教首重自然與人文環境的評比,關中大環境的壯麗景觀,長安京城風貌與自然山川勝景之優勢,寺院在車馬塵囂、人煙鼎沸的都邑中另成一處寧謐的天地。佛門寺院根植在政治與經濟雙重優勢的帝都,國家大寺和皇家敕建功德院,禁中宮內的內道場紛紛聳立在長安坊里間。其次,長安是文人士子干謁求名之地,東來梵僧與東洋僧侶尋師問道的目的地,唐代長安漢胡夷陌文化交融的社會,佛教在長安蔚為風氣,寺院提供高僧講經論道,僧侶栖息弘法,寺院與僧徒互為脣齒,因此長安寺院林立。
  本論文主要內容以長安城內坊里寺院做為研究取向,旨在探究長安城的寺院與其宗教活動,包括寺院與宗教間的依附、寺院與僧侶的互存,以及寺院建立的地理因素等。本文共分成四章,第一章敘論唐代之前的寺院發展,以此背景做為本論文詮釋的架構基礎。第二章唐代佛教政策,初從勾勒唐代佛教政策的基調;其次討論長安皇家崇佛建寺成風,捨宅為寺,檀越布施與寺院籌建捐輸的過程,第三章唐代長安的寺院,首要歸納唐代佛教僧團密集區域的類型:一是政治、經濟、文化繁榮的都會型,二是府縣近郊型態,三是以名山勝景的山林寺院群落。進而說明長安寺院林立的條件。本文依據《長安志》《唐兩京城坊考》,將長安寺院的坊里區位分別臚列,長安城總共一百七所寺院,萬年縣所轄有四十一所,屬於長安縣管轄的街西佔六十六所,在長安一百八坊中寺院分布極為不均,共有五十坊內無寺院之記載。從坊里的寺院建築多寡探討分析長安城內區位對寺院興建的影響力。第四章從僧侶的視角分析駐錫長安的高僧的社會文化活動,長安佛寺的興建與王室的關係密切,官寺的功能反映寺院配合官方進行的佛教活動外,國家權力的涉入,影響著寺院的運作。至於長安社會與佛教寺院的相關性,本文分別從(一)講論與俗講;(二)朝士文人與僧侶;(三)庶民生活;(四)救世與濟世的社會關懷;(五)寺院對長安社會的助益等方面說明之。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