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喪子女佛教徒之哀傷意義重構歷程研究
研究生林秀玲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學位別博士 
指導教授戴嘉南
年度98
地區台灣
提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喪子女佛教徒,在摯愛死亡衝擊下導致的意義結構改變歷程,採紮根研究法,分析五位喪子女佛教徒的訪談資料,研究發現:
  喪子女佛教徒的哀傷意義重構歷程可分為五個階段:摯愛死亡前階段、意義斷裂階段、失落初步詮釋階段、意義解構與重構階段、及意義印證與深化階段,每一階段具有不同的特徵。當事人在失落事件發生時所持的意義結構是哀傷調適的關鍵要素,影響其對失落的詮釋及哀傷反應。首先,當事人會運用先前意義結構詮釋失落事件,而陷入兩難困境,並出現複雜性的哀傷反應。一方面,相信「世界具可控制本質」,卻無法解釋摯愛年輕早逝的非預期現象,出現錯亂、失序之認知失衡,並陷入創傷性痛苦的循環。另一方面,堅持以先前意義結構來詮釋失落事件,重創「外在條件化」建構的自我認同。
  佛法對喪子母親的療癒是正面的,即使當事人因失去或害怕失去至親才接觸佛法,對教理瞭解有限,但透過正確認識世界與自我,因而產生觀點質變,繼而產生意義解構與意義重構的思維典範轉移過程。當事人在解構「世界可控制」之意義結構、與重構「因緣果報」意義結構之間,不斷交替循環的評估、修正與重構;一方面當事人對所持意義結構喪失信心,是「意義解構」的關鍵。因為環境未能提供解答,所採取的逃避的方式也無法獲得心靈寧靜,強烈的受困感將使其對先前意義結構徹底絕望而選擇放棄。另一方面,由於內化佛法觀點,重新認識世界與自我的本質、世界與自我關係等,逐漸形成「因緣果報」意義結構,以新的意義結構重新詮釋失落事件,當事人產生正向感受,更能坦然接受不幸命運,並以「肯定與接納」重構自我認同,逐漸減弱哀傷反應。此外,當事人對死亡的態度從原先的避諱與逃避碰觸,因關切摯愛的死後去處而產生切身感,開始關切自己死後的世界,並重設與力行,以落實新意義結構的人生目標,為自己的生命負責。轉化後的意義結構會持續運用於生活中,並須經得起後續危機事件的考驗,才能獲得印證而穩固、深化。
  最後研究者針對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對未來研究及諮商實務提出建議。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