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公共空間中的公共藝術:臺北市大安森林公園觀音像事件
研究生邱婉婷 
校院名稱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學系碩士班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夏鑄九袁汝儀
年度97
地區台灣
提要  本研究透過報紙整理、訪談和空間重建,重溯臺北市大安森林公園觀音像事件,觀音像事件主要可分成三個階段,分別為觀音像的生成、街頭運動和默契的形成。
  在1970年代的臺灣,觀音像的生成,由歌頌總統,反攻大陸,到祈求社會和諧,帶有安撫民心的作用,但隨著社會變遷,空間的轉換,基督徒和佛教徒開始為這塊空間的使用權各自發聲,形成權力拉扯的狀態;最後導致街頭運動的產生,衝突越演越烈,引發社會各界的討論與注意,就在衝突無法平息之際,執政者提出藝術之名,試圖化解各方爭端,在事件中,不同的角色對藝術有不同的詮釋,最後,藝術得以讓街頭運動劃下句點,平息各方爭端;對空間使用和藝術之名不同定義的人們最後依舊持續在此區域中,進行空間使用的爭奪與默契的培養。
  經過這樣的研究結果,我們得知,互相需要卻崇拜不同家神的人,並未因此事件聚集在此區域,共同使用這塊公共空間,分享公共的意義,所以可以說是一個未完成的公共性空間,雖然大安森林公園中的觀音像真實地佇立在公共空間中,是一個未完成的公共。
  觀音像事件呈現了藝術的特殊功能,在衝突發生之際,藝術之名化解了各方的爭端,表面上融合了大家的意見,但不同的價值觀仍不斷地在磨合中,顯示出藝術獨特的優勢,藝術成為一個主要的溝通系統,透過這樣的辯論和溝通過程,臺灣公共空間中藝術的想像和創造被顯現出來,公共空間中的藝術可以是藝術家的作品、提升心靈淨化的觀音像、是包容差異性的平台、是政府化解政策疏失的藉口、是民眾參與公共論述的起點、是不同族群間溝通的橋樑,也可以是零和爭端的化解。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