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臺南地區寺廟儀仗器物之研究
研究生蘇峯楠 
校院名稱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文化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戴文鋒
年度96
地區台灣
提要  臺灣寺廟儀仗器物源自於中國封建時代之儀仗禮制,淵源久遠且在臺灣寺廟持續使用至今,為民間信仰與社會環境互動之下所形成的物質文化產物。然而,目前學界尚缺乏有關寺廟儀仗器物之具體研究成果,而一般人對於此類寺廟文物亦不甚了解,致使寺廟儀仗器物雖然很常見,但卻無法知曉其為何物,亦未能進一步得知其所蘊含之文化意義與脈絡為何。因此,本研究以文獻探討與考究的方式,對於寺廟儀仗器物之淵源及其發展進行溯源,並使用田野調查的方法,以臺南地區之寺廟作為研究場域,針對目前寺廟儀仗器物之造型及使用概況進行調查與紀錄,繼以此調查結果為依據,進行分析與探討之研究,期以本研究之成果,能夠對於寺廟儀仗器物之源流脈絡、種類內容、製作工法與使用方式等部分有基本的了解,並解讀與探討其背後所蘊含的文化意涵。
  研究結果發現,寺廟儀仗器物的產生淵源乃由國家儀仗禮制所發展而來,但這並非是唯一的源頭,中間尚包含了由國家儀仗禮制所發展出來的「仙仗」概念以及「行像」、「儺戲」等俗作為概念根基,以及「官方祀典儀仗」、「官方封賜神明的風潮」、「民間戲曲」等現象的推波助瀾,始讓中國民間寺廟使用儀仗器物之俗有所普及並流傳發展至今,而大約在清代中葉,隨著中國移民前來拓墾,將此俗正式帶入臺灣。然而,透過目前的概況調查結果可發現,寺廟儀仗器物並不如封建時代國家儀仗禮制有著嚴謹的規制,雖然民間寺廟流傳著數量規制、組成內容、使用權限等說法,但皆不具有硬性的規範,其設置原則的主要決定權仍在於廟方人員與匠師的需求與製作方式;而由於大部分人對寺廟儀仗器物皆不了解,因而其需求與製作方式,則是根基在人們對寺廟儀仗器物所賦予的主觀認知「解釋義」上。透過此種解釋,寺廟儀仗器物對人們來說,始能成為一個有意義的符號,因而在這種認知基礎上,配合對傳統形制的傳承,寺廟儀仗器物始得以被持續地製作與使用至今,並且有「神明居宅」、「顯靈空間」等無形空間的佈置,以及在出巡隊列中持執排列的「非常模式」下之戲劇性扮演的使用方式。
  因此本研究的結論是,寺廟儀仗器物絕非是在一時一地因某單一原因而突然出現,而是歷經了不同時空背景以及不同文化元素的沉澱累積與交互影響之下,所發展而成的人類文化產物。其由古至今的整體演變,可說是擁有一段豐富的「物之社會生命史」(the s.cial life .f things)。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