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淨土在人間」的思想與實踐:探析慈濟環保運動
研究生吳青泰 
校院名稱慈濟大學 
系所名稱宗教與文化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盧蕙馨
年度99
地區台灣
提要  本文主旨為探討臺灣「人間淨土」思潮與環保運動之間的關係,以慈濟為主要個案,輔以法鼓山作為參照。首先以「人間淨土」思潮的歷史作為背景,試圖理解印順如何以「佛法」研究「佛法」進行理入,析探大乘淨土經典中「人間淨土」的意涵。印順認為大乘經典呈現他方淨土的意象,實有創造人間淨土的意涵,其中涉及到大乘淨土經典何以生成,印順指出此歷程為菩薩誓願精神的匯流,因此,「人菩薩行」的淨土實踐實為大乘經典的核心精神。
  其次,本研究以慈濟臺東及臺北、臺中環保志工作為訪談對象,參與觀察三地的環保田野,試圖從歷史發展中分析其環保運動何以生成。在地的環保志工呈現自發生成、見機生長的實踐邏輯,「資源回收」進而發展多元化的環保運動,帶動臺灣民間社會群眾力量。然而,過程中包含與政府、民間多方互動的複雜處境。
  慈濟環保已成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其滲透到民間社會的角落至為關鍵。環保透過資源回收走入社區,以「淨化人心」訴求的行動更使環保深入民間,過程中志工以不同方法與在地文化及信仰互動,展現慈濟融合當地民情的宗教性格。另一方面,企業家進入志工體系成立「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使臺灣環保經驗與世界接軌,本文指出其過程呈現動態的發展及生成,並將政府和資本家納為慈濟環保的力量。另外,證嚴「預約人間淨土」到「大地之母」的論述,已走向全球環境的生態關懷,是不斷隨事件及志工對話發展而成的語言系統,不同於傳統佛教的佈道方式。
  經由田野分析及文獻參照,本文進一步討論「人間淨土」思潮與環保運動的關係,從群眾心理學和協奏曲的譬喻,分析慈濟領袖與群眾之間的運作,證嚴「人心之所向」的領導風格,呈現如「自發電」的群眾實踐。本文指出慈濟的環保運動,其「淨土」意象的動態生成有著「百川競注」的特色,其非教門的「普世性格」,展現了新佛教運動的氣象。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