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臺灣斗燈的研究:信仰內涵及其裝飾藝術
研究生吳雅婷 
校院名稱臺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傳統藝術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阮昌銳教授
年度93
地區台灣
提要  本論文的研究對象為宗教器物斗燈,在台灣的田野觀察中,它是個人、家庭、姓氏、行業、地區的命運共同體之象徵物,由劍、剪、尺、秤、鏡、娘傘﹝涼傘﹞、燈等諸物置於米斗;隨著廟宇的禮斗法會、建醮出現在台灣信仰活動中。所組成的內容物原是民俗之日常用具,作為生命載體的象徵物,其型制與內容物也出現了繁複的裝飾,而物也被信仰者賦予各種的象徵意義。本研究的目的在於釐清斗燈此一宗教器物的信仰文化脈絡,冀望從一種宗教器物的討論,可以作為宗教抽象的教義如何落實在人行為實踐,在這過程中宗教器物所扮演的角色。
  本文的研究方法以文獻和田野搜查兩個面向為主,文獻考證方面,從道經、正史、緯書中理出斗燈的信仰源流;再者,從道教相關的儀式中,紀錄與斗燈相關的人﹝認斗者、儀式專家、社群﹞相關的活動;另一方面,從田野搜羅的斗燈樣式,進而對信徒、儀式專家、製作者進行訪談,從他們對斗燈的認知去建構斗燈的象徵意義及其塑型的若干觀念。
  在信仰的場域中,斗燈是天上星辰和個體生命之間的媒介物,本文透過星辰信仰中司命觀念的源流、信仰活動中人與斗燈的互動、斗燈的外在裝飾與象徵意義三個面向,討論本命星、物、人生命元辰三者的關係,發現人對星辰的想像,反射到人對自我生命的認知與理解,這一套個體生命與自然現象的感應,透過宗教儀式演法、納金認斗的行為,以獲得人生命追求驅吉避凶、圓滿和諧、光明的希望,本文的結論如下:
  一、斗燈的認知理念源自於中國星命思想與斗星信仰中命籍觀念的結合。
  二、斗燈的擺置物以燈為核心,由日常生活中的度量衡、辟邪物、吉祥物等複合物的組成,並有多元的象徵意義。
  三、斗燈的外在形式變化反映人際社會的階級性,裝飾的多元、繁複讓信仰之情油然而生。
  四、抽象的信仰認知藉由斗燈具體化得以實踐,而斗燈的形式表現的美則是源自於人心理需求與自然界和諧、合一的一種溝通與表達。從斗燈此一器物的信仰內涵及裝飾形式的表現,反映的本質是人如何觀物、感物、再現與表現的過程。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