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0204-04 
論文名稱漢譯四本三自性論之比較研究
研究生趙國森 
校院名稱香港能仁書院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羅時憲
年度75
地區香港
提要  一、全文概述
  第一章旨在說明個人研究本論的因緣,範圍及方法。
  第二章是希望通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及中觀學派,以觀察佛家在「境」方面的思想發展,並且尋找早期瑜伽行派的三自性思想與龍樹所倡二諦說法的密切關係。
  第三章是藉考察瑜伽行派三自性思想的發展,而與本論思想對照(祇限於三性定義及分類上),俾能清楚本論在瑜伽行派中大約屬於那期的作品。同時也有助於研讀本論的內容思想。
  第四章是對現存本論四個譯本(指漢譯)作給合的介紹,一方面可讓讀者在四譯的所依本子、譯本價值及作者問題等上有梗概的了解;同時又可提出筆者對此四譯的看法。
  第五章旨在疏通本論內容,也是全文重心,筆者找出四譯本的特點,把它分成梵、藏兩組,而在梵藏兩組中各有二譯,這便有利於譯本的互校,不過,在對勘時,是較著重梵譯。其次是每頌筆者均有校釋去說明,這是筆者對校四譯後的所得,並且引瑜伽行派的經論來相互發明,最後還有一表以便於概覽四譯的關係。
  第六章是筆者提出個人對本論思想的見解,俾能了解本論的獨特處及價值所在。
  二、研究總結
  透過本文六章的分析,筆者可以總結出下列的考察所得:
  (一)龍樹的二諦說法思想與瑜伽行派早期的之三性思想是一致的。(第二章的總結所得)
  (二)由考查了三自性思想的流變後,可以確定本論思想應在攝大乘論後,陳那、護法前。
  (三)把本論作者視為世親,大約無誤,至於屬那一世親則有待研究。
  (四)本論思想的兩大特色:1. 繼承了前此經論(指世親造三十頌前的經論及注釋)思想,並加以系統地組織。2. 本論獨特的思想:(1) 計的三種分類;(2) 三性中道與三性一一中道的融貫思想,即論中的有非有性及二一性。
  (五)本論漢譯的頌文內容有多處仍待訂正,(有待訂正部分可參看第五章末後的表)
  (六)第五章於每頌後的「大意」,是經筆者把四譯內容審定後,所作的理解。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