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003-04 
論文名稱志願福利服務組織形成及運作之探討:以慈濟功德會為例
研究生馮文饒 
校院名稱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福利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詹火生
年度82
地區台灣
提要  以宗教福利而言,慈濟功德會之規模及人數均為臺灣地區三百年來未曾有過之現象。其吸納了臺灣地區龐大之社會福利資源及人力,或說「人礦」,並跨足國際救難工作,朝國際非營利自願服務組織邁進。其於臺灣地區所供給之福利給付已超越以往宗教福利服務組織輔助性格之格局,迥異於近代其他本土宗教之景況。
  本文之目的乃在探討慈濟之組織面貌,了解其形成原因,發展及運作情形,以及在臺灣地區社會福利發展過程提供之功能及所扮演的角色與地位。
  慈濟及屬民間部門或說私有部門之宗教性非營利組織,本文以文獻探討法,輔以訪談法及參與觀察法的方式,在志願服務組織及大乘佛教宗教倫理兩方面加以分析。除卻一些研究限制後,發現其為一種非合作組織型態(non-corporate organizations),其乃由一套大乘佛教教戒所構成之群體價值(group values)演變而來之組織,加上立基於證嚴法師個人克理斯瑪(Charisma)之原點,成長為今日自成特殊文化之格局與規模。其與國家機構之關係屬於類VI,亦即由其自身完全負責福利供給活動經費及整體行動,個別獨立性很高,幾乎完全不受政府干預。就宗教倫理之探討得知慈濟在政治面上採不介入之角色,既不靠攏執政者,亦不評論時政是非,重點仍是修行持戒及救度眾生;在社會面上表現出一種比積極公民權(cative citizenship)更積極的情況,解決了許多人於工業社會之疏離感及歸屬感問題,並吸納之促其成為慈濟會員或志工;在經濟面上,慈濟因其本身公信力及教戒對於會員造成社會價值改變之故,不但成功地將龐大的社會資源,包括人力、財力、物力釋放出來,其本身並吸納之將慈善事業擴大為慈善、醫療、教育、文化等四大志業。慈濟會員遍佈於社會各階層,目前已超越三百萬人口,就研究發現慈濟功德會至少具備下列六大特色:訪貧制度、集會(以群眾會議為例)特色、財務原則一般不作預算、組織內外部之次級團體蓬勃發展,慈濟是個大家庭,自我實踐及開拓型之組織。
  值得一提的是慈濟並非多元福利主義(welfare pluralism)或政府重視志願組織(volunteering)潮流之下的產物,是「臺灣經驗之另一項奇蹟」,是一超大型組織,是臺灣地區志願服務組織低度開發及不發達之下的一個例外。
  慈濟功德會在發展歷史上有兩次人數上及善款收入上的巨幅突破分水嶺,第一次是民國七十五年慈濟醫院的啟用,第二次是民國七十九年總管理中心成立。慈濟現象固然促進臺灣地區單方交換之深層結構思想的發展,但其本身目前則面臨組織化巨大挑戰及外界對其有限資源過度集中及壟斷的質疑,另外,來自教義質疑之「修福不修慧」問題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此外,於福利供給之角色扮演上民眾不應對慈濟有過度之期盼,例如要求其負擔起臺灣區全面性福利供給之責任,此非民間部門所能、所必須為之。
  未來研究方向建議以民間角色與政府角色之釐清,以及佛教倫理和民間宗教倫理所表現之福利供給層面差異,以及同一時期佛教事業之比較研究為主要方向。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