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臺灣村廟到「都市型移民廟宇」社會空間結構的變遷:以高雄市澎湖移民與移民廟為例
研究生鄭水萍 
校院名稱高雄大學 
系所名稱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許雪姬陳啟仁
年度94
地區台灣
提要  本論文臺灣「都市型移民廟宇」是指臺灣在日治時期後,社會空間上,都市化、現代化中,臺灣都市新移民創建的一種--從傳統天命下的「祀典廟宇」、「村廟」轉化為現代社會空間的「新都市類型移民廟宇」;近年村廟研究較多,本論文研究是「都市型移民廟宇」此面向的濫觴。
  以高雄市「澎湖廟」為例,是指日治時期「以澎湖為本籍的移民高雄人士」 、與其後裔、姻親等所創建的廟宇 ;是高雄市澎湖籍移民「出稼」勞働者在都市化的「社會結構」與「空間生產」的「文化形式」指標與表徵。2「都市型移民廟宇」歷史、社會的脈絡:主因在都市化的「推拉力量」下-一方面是澎湖清末到日治初期「自然環境」與「自然人口增加率」的「推力」;另一方面是日治以後,國家力量下,高雄都市化、現代化、產業化等一波波產生的「吸力」;使澎湖人從「出稼」--來回遷移勞働者,到隨高雄市四階段(哈瑪星-鹽埕-新興-到南北區)空間,及產業發展,而移動的都會新移民;「都會新移民」適應、認同、維護權益的方式與菁英不同;仍以村廟為核心,分香、分靈移到高雄的「澎湖寮」、「澎湖社」中,形成「澎湖廟」「大合境」及同鄉會;進而在民間信仰的世俗力量支持下參政。「出稼」研究,日本為主流;本論文研究在出稼課題中以「都市型移民廟宇」為題,是此面向有系統論敘的開端。
  本文以十一項「指標」,有系統的結構下,比較高雄市55「澎湖廟」樣本的空間生產特色,是本文與過去個案、專題不同,在研究「方法論」上的試驗與貢獻:「都市型移民廟宇」在「社會空間結構」上,呈現不確定的「社」與「境」;而且土地公沒有確定的祭祀圈;空間上,沒有「防煞」的「外五營」只有「營頭」,「內五營」;呈現隨人口遷移,再三移動、重建的廟宇現象;但在上述「歷史社會的脈絡」適應、認同、維護權益下形成罕見的「大合境」特色,並以此參政。「澎湖廟」也隨舊地緣的適應認同式微而降低。
  「都市型移民廟宇」在空間生產上,都市現代法規下,定性、定量:雖然定位於「非營利」,公共「特殊空間」;但空間上已非「自然村」,自然市街;呈現方格狀、垂直化(1/3);後期更是遷移到都市周邊的公寓,透天厝中(1/3),人神共處情形,不同於傳統村廟;其內部空間邏輯,因此而重新排列新圖像結構;而且大半失去人神中介的傳統廟埕空間;風格上,重要的是受現代化、西化,新材質、新工法、新制度下,產生各期「折衷混合風格」廟宇。
  從「村廟」到「都市型移民廟宇」與傳統的府城、縣城、後勁廟街的街廟類型、「樣本」比較:其合境、五營等社會結構不同;自然形成的「空間生產」形式也不同;而與高雄市同為都市新移民的「客家廟」其遷移、形式較相同。
  「都市型移民廟宇」,明顯受到日治時期以後國家現代、理性、法制化下的外在形式支配與規範。中國禮法特質-「明有王法,幽有鬼神」既二元分殊又統一互補現象,從55間以上「都市型廟宇」看來,在勞動移民的下層社會仍然起一定的作用。這是土神、村廟到現代都市成為「都市型廟宇」在空間生產上的價值轉化的重要關鍵。因此西方現代法制化下,由天啟法到傳統法到推定法(自然法)再到實定法的理性 ;首當其衝的正在於外在的形式與規範;形成都市型廟宇空間形態內外在調合轉化的特質。本文論敘重要的價值在此。
  總結而言,「都市型移民廟宇」是台灣從傳統到現代都市社會勞働移民的「空間形態」背後深層的價值、形式的重要轉化。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