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道生法師佛性論之研究
研究生董靜宜 
校院名稱玄奘人文社會學院 
系所名稱宗教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熊琬
年度93
地區台灣
提要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中國佛教的共識,它鼓舞著修行者邁向成佛之道,堅定不動搖的修道意志。在中國佛教思想史上扮演著由般若空性轉向佛性妙有的核心人物,當推舉被後世美譽為「涅槃聖」的道生法師。
  本文從自他平等的本具佛性出發,以《大般涅槃經》為佛性思想教證,運用道生法師被收於《大般涅槃經集解》的注疏為理論根據,思辯論證道生法師空前不絕後的佛性創見,具體可行的成佛方法,與如磁吸鐵的諸佛感應力,以趣入常樂我淨的究竟涅槃為目標。
  從因鑑果,眾生的因地中隱藏著如來果德的究竟常樂,發顯眾生性即佛性的本質,自信在未來世於我身成就三寶。由果說因,佛果的成就來自無明煩惱的斷滅,唯佛了了見佛性,是大頓悟。諸佛如來從法身出應化身,千江有水千江月,隨緣應感。眾生以本具大慈大悲的佛性精進修道,親證佛性,不求應感而功德圓成,與諸佛心心相印,諸佛功德力契眾生感應力,這就是感通諸佛的方法。
  具體可行的成佛方法從最根本的五戒十善與不得食肉作起,由自律護他的慈悲心持清淨戒。進一步更要慧解佛性,供養三寶,不捨一毫的善行,而達到眾德淳厚的出世之善。除八倒之惑的聖諦能體證真實,理無二實,方便隨俗,說為勝義與世俗,要先見不空,然後見空。觀照十二因緣的智慧為中道佛性,中道正觀能破無盡的生死輪廻,能夠顯明眾生本有的佛性。最後由發菩提心成就三無漏學,廣行六度萬行,莊嚴無上菩提。
  本文的研究結果證成了道生法師的佛性論具有理論、方法與目標,分別為平等性、可證性與真實性三種理路,並標舉出道生法師孤明先發的「一闡提也能成佛」,樹立中國真常佛性的肇始,是遵循「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與「對治悉檀」的得意象忘之談,更為行者的修道之路拓展無窮的信心與希望。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