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404-02 
論文名稱癌末病患及家屬接受安寧療護服務之分析:以佛教慈濟綜合醫院為例
研究生沈莉真 
校院名稱陽明大學 
系所名稱衛生福利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萬育維
年度88
地區台灣
提要  臨終關懷理念在1960年代自西方慢慢開展以來,對於癌末病患的安寧療護工作已逐漸在世界各地醫療護體系中被重視。安寧療護服務引進臺灣已近十年,目前全臺已有15家醫院設有安寧病房,為癌末病患及家屬提供符合四全(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的照顧。然而自推行以來,究竟如何將肇始於西方善終觀念且具有崇高理想性的安寧療護服務,透過服務輸送體系落實在國內現行的醫療體制中?在移植與轉換之間產生了什麼衝突、又做了哪些整合?癌末病患及家屬接受安寧療護服務的經驗與感受又為何?是本研究所欲探討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藉由民族誌學研究法(Ethnography),以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心蓮病房(安寧病房)做為研究主要場域,並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取該病房的八位癌末病患及家屬做為研究對象,以深入訪談及參與觀察方式蒐集資料,探討安寧療護運用在臺灣的本土經驗,並瞭解慈濟醫院以本土宗教信仰為出發的安寧療護服務內容與意涵及癌末病患與家屬接受安寧療護服務的經驗與感受。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可分為以下幾點:
  (一)癌末病患雖經由不同的途徑轉入心蓮病房,但在受訪的八位病患中並沒有一位是因為對安寧療護有清楚概念而主動要求入住。
  (二)在入住前的認知與期待方面,癌末病患與家屬對於疼痛控制有較高的需求與期待,但同時也存在著心蓮病房是個「等死的地方」心態。
  (三)在接受安寧療護服務後,癌末病患及家屬在疼痛受到控制、及人性化的醫療照顧及空間設計上,可明顯的感受到與過往不同的照顧經驗。
  (四)癌末病患與家屬的關係常存著錯綜複雜的矛盾情形,而團隊成員也在這樣的互動關係中扮演重要的溝通協調的角色。
  (五)家屬陪伴病患在病房中生活,由於身處類似情境彼此之間自然形成一個支持系統,這樣的網絡連結則有助於病房整體氣氛的營造與帶動。
  (六)在醫院規定與個別差異之間的兩難,應以尋求尊重病患的自主權及參與權,滿足病患多元的需求並兼顧機構精神與任務的策略。
  (七)藉由心蓮病房的服務介入與與慈濟文化的催化下,確令病患及家屬在宗教觀上及價值觀(捐贈大體)改變及達到無憾的善終,但同時也發現病患與家屬對善終的體認,是深受傳統民間習俗觀念所影響。
  (八)安寧療護對癌末病患的家屬也具有教育的功能,由於曾接受過安寧療護的照顧服務,當家屬卸下原有照顧者身份後,也能成為一位助人者。
  根據本研究的結果與發現,分別對心蓮病房管理上、善終教育推廣上及安寧療護社會工作者提出建議:
  (一)對心蓮病房管理上的建議:
  1. 培養團隊成員對癌末病患及家屬身、心、靈需求的評估能力
  2. 癌末病患及家屬接受安寧療護服務之期待與認知的澄清與討論
  3. 加強遺族悲傷輔導的深度與持續性
  4. 各項宣導活動與教育推廣進行的同時應兼顧病患的隱私
  5. 提供以病患需求為出發的服務
  6. 志工服務與訓練應注重質與量的均衡發展
  (二)對善終教育推廣上的建議:
  1. 善終教育的宣導與傳統民俗觀念相結合
  2. 善終教育的宣導與宗教信仰相結合
  3. 善終教育的宣導與醫學教育相結合
  (三)對安寧療護社會工作者的建議:
  1. 朝向安寧療護相關訓練的深度發展
  2. 積極發展及建立與癌末病患家屬的合作關係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