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從部派佛教到龍樹時的菩薩觀
研究生林怡君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宗教學系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劉國威
年度96
地區台灣
提要  印度佛法的演變,由原始佛教而部派佛教,再到大乘佛教。若要貫穿理解整體佛法的話,唯有從部派佛教到初期大乘佛教著手,這期間是處於整體佛法的中心地位,於菩薩觀而言,從有菩薩思想傾向,到以菩薩為本並含容小乘思想。向前根源於原始佛教,向後則為啟發大乘佛教思想的先驅,可說是承先啟後的中心思想地位。
  佛法在演進中,部派時期以及初期大乘佛教時期,對「菩薩」的定義要求標準,思想差異甚大。有情是否須經三大阿僧祇劫修種種難行苦行後,修習妙相業時,才能稱為菩薩;或有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起,即可名為菩薩? 對於菩薩墮不墮惡道的問題,部派論師之間看法不一,有說三阿僧祇劫修行中有墮入惡趣的可能,要到修相好業才決定不墮;有認為菩薩從發心以來無三毒,本不須受生惡趣的,為救度惡趣眾生,憑藉其悲願力而驅往。龍樹菩薩認為菩薩從初發心起,即不墮惡道。 修諸波羅蜜方面,有主張修四波羅蜜多,有主張修六波羅蜜多。
  大乘佛法中以三心為實踐菩薩道的精神──一切智智作意、大悲為上首、以無所得為方便。菩薩在實行六度、四攝時,一方面培養慈悲心而行佈施、持戒、忍辱等利他之事;一方面內心體驗、理解空性之理,悲智等持,若智勝於悲,則有退墮小乘之危機。菩薩是以佛為理想、為目標,而立下自己也要成佛的大志願,初發心必基於大悲,如缺乏悲心,任何法門都將與成佛無關,而要成就菩薩的大行,若是處處取著,沒有無所得為方便也不行。大乘佛教的行者──菩薩的理想,在於「自未得度先度他」,菩薩因體得無我相,又加之大悲薰於內,與佛心冥合,其所行雖不為自己修善根,但無邊善根功德卻自然圓備。自利與利他是相互相成的,無法將它分別開的,兩者為一體的兩面。佛教本是人間的,菩薩深入人間,以出世精神,從事入世之事,於入世法中,攝化眾生向於出世,做到入世與出世融合為一,自利與利他之完成。菩薩本為成就眾生而發心,若不為眾生則菩薩不名為菩薩。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