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0704-07 
論文名稱月稱《入中論》辯破唯識無境之研究
研究生李葛夫 
校院名稱香港 
系所名稱新亞研究所哲學組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李潤生
年度86
地區香港
提要  月稱(Candrakirti)是西元六至七世紀之中觀論師。其所著之《中觀根本明句論》被當今中觀學研究者視為典範性之《中論》注釋書。為了解決龍樹以後新興學派之疑竇,月稱遂依《華嚴經》十地思想,著述六卷《入中論》,一方面述菩薩修行次第,一方面辯破瑜伽行派及各宗派之異見,使悟入緣起中道之正見。
  《入中論》在西元十一世紀傳入西藏後,很快便成為藏傳佛教根本典籍。近世此論在歐美佛學備受重視,研究、注釋之風氣極盛。反觀在我國佛教界之情況則大相逕庭。1942年,本論已經由法尊法師翻譯成漢文,不久,法師更將宗喀巴之《入中論善顯密義疏》譯出,無奈在漢語佛教界並未激起波瀾。近年臺灣佛學風氣大盛,很多學者正努力在梵文、藏文原典下功夫,本論始受到注視。
  筆者在八零年代接觸佛教後,向認為佛教之本懷在解決生死煩惱,以廣大菩提心自渡濟他,但為何在佛陀涅槃後,部派論諍甚烈,後更發展至瑜伽行及中觀兩系的長期對抗,於是對月稱之《入中論》辯破唯識部分產生研究興趣,加上最近幾年西方對唯識無境之探討甚為流行,遂決意撰寫本論文。
  由於月稱一系之「應成中觀」派缺乏漢語資料,故本論文多採用英語系之文獻,加上部分日文資料為輔助,而在論述瑜伽行派時則以漢語文獻及資料為主,輔以英文、日文論著。本論文編寫方式分為七章。首章為緒論,綜述近代佛學思潮。第二章是論述中觀與唯識兩大系統之分別,務求恰當地帶出二家之根本意趣。第三章是介紹月稱生平及本論之組織結構。第四章詳述本論辯破「唯識無境」義。第五章是闡明「唯識無境」之精神。第六章是對本論之辯破提出評述。第七章為結論。
  在研究結果方面,筆者發現「唯識無境」的真正旨趣是在打消自身與外在世界的長期分裂,故將客觀之外境收攝在內在心識作出認知活動,從而進一步將此有見相分別之心識化掉,轉識成智而使生命淨化圓滿,得到如實的整體性。若明白此義,筆者認為中觀家評破「唯識無境」實屬不必。在西元四五世紀瑜伽行派如日中天之時,沉寂了一段時間的中觀學派在復興龍樹、提婆之中觀正見,與瑜伽行派產生辯破可能是必須的,但時移世易,中觀家與瑜伽師當走上使人生步向完整生活,才是佛教今後發展之正途。若能如此,實乃我人福祉之所在。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