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0800-01 
論文名稱僧團制度之研究:印度、中國及現行臺灣三階段之比較
研究生釋依仁 
校院名稱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華學術院印度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星雲法師
年度74
地區台灣
提要  僧團是一個特殊的宗教社會組織。其除了具有共同的道德生活外,更有一共同的宗教信仰,以作為依止者的精神引導中心,而其制度更是統御團體、帶動整體行動的根本力量。
  佛教僧團的組成發展,始自印度佛陀當時。僧團的形成,不但突破了當時諸沙門教派的思想流式,對社會而言,亦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力。足以見之,僧團制度不但是鞏固僧團的根本力量,對社會仍具有相輔相承的功能。本論文僧團制度之研究,以中印發展一線為主,內容上分:印度、中國、臺灣三個典型僧團為研究範圍,宗旨在論證僧團制度的發展,勢必適應時代性的需要才能長存;而社會變遷下的僧團制度,其制度是否健全、運作功能如何,亦將關係僧團的發展生存問題。本文印、中、臺三階段典型僧團研究,由於中國內陸與臺灣本是血脈延續的流承,因此在研究內容的份量上,中國部份不與印度部份成等比例,而與現行臺灣連貫而成。本文的重點在從僧團制度的演變,來探討制度發展的問題。全篇共分五章,約十四萬字,主要內容為:
  第一章緒論。主要說明寫作本論文的動機,研究方法、內容,及資料來源。
  第二章印度初期僧團制度之探討。先透過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瞭解僧團的組成,再根據南、北傳律藏,阿含藏基本文獻,深入探討僧團內部的組織制度,論述僧團制度統御下的僧伽活動,及初期僧團模式。
  第三章中國初期僧團制度研究。本章為論述具體代表中國型式的叢林制度,從衣、食住宿上的規則,及僧團生活中種種的儀規、組織制度,可說是印度初期僧團制度的一大革新。中國僧團獨特風格的樹立,此確切證明了僧團制度之革新,為適應社會變遷及時勢需要的必然性。
  第四章現行臺灣僧團制度。僧團在臺灣的發展,除了承襲中國內陸的叢林清規制外,在僧團的統制上形成了二個層面:一是統攝全臺僧團的中心行政機構──中國佛教會;一是各自獨立發展的寺庵僧團。在僧團的活動型態上,分有二種:一是持靜修的保守派;一是持社會弘化的激進派。尤其激進派者,在僧團制度的運作上,更具有突破性,其制度的革新與使命感,特為本章論述研究之範圍。
  第五章結論。為綜述印度、中國、臺灣三階段典型僧團制度的演變比較,並總歸納僧團制度發展過程中,在各社會變遷背景下,所佔有的時代意義及使命;以及檢討制度功能和發展問題。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