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504-18 
論文名稱宗鏡錄法相唯識之研究
研究生闕文華 
校院名稱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南懷瑾
年度54
地區台灣
提要  宗鏡錄在中國佛教史上是有其特殊的價值,而延壽禪師──宗鏡錄的主編,在中國佛教史上,更有其崇高不朽的地位。他的偉大不僅在於能擺脫古人習用的句法、及思想模式,代之以合於近人思維推理的方式,與表達方法;更在於能成功地融通了性相二宗。這個成就,無疑的,是由於其本身在學理和行持兩方面的修養所致。因此,清世宗譽之為「震旦第一導師」,實不為過。
  宗鏡錄所研討的問題中,法相唯識的思想是其重點,因為延壽編纂此書的動機就是「以天臺賢首慈恩三宗,互有同異,乃館其徒之知法者,博閱義海更相質難,師以心宗之衡準平之。」(高僧傳三集卷第二十八)以心宗為衡,經準平之後的法相唯識學自然與原有唯識思想有了一些形式和實質上的差異:如增加了性宗的「因門六義」、「緣起十義」、「真如受熏」等。這是一個大膽而且不平凡的嘗試;雖然不是絕後,至少是空前的。然而反應卻十分冷淡,「此書歷宋元明以迄於今,宗門古德不乏具眼,而從未有稱道讚揚,標為第一希有者」。這不能不說是佛學界的羞辱和不幸了。由此,我願意作第一個嘗試者,作宗鏡錄法相唯識思想的研究;然限於學力,未免有負指導教授南師懷瑾的厚望了。
  本論文分九章:第一章緒論,介紹宗鏡錄,永明延壽大師;並述說唯識宗的淵源,及關於法相唯識的不同意見。第二章阿賴耶識,先就阿賴耶的意義、名相種類入手,而證其存在;然後研究種子、熏生的變化。第三章末那識,討論末那識的存在、我執、與癡見慢愛等煩惱與無明。第四章前六識,分前五識及第六識而敘述之。五識與根塵的關係是為重點;意識活動力甚廣,因此有特殊的重要性。五十一心所有法附屬於心王,而常與意識同起,故亦論之。第五章分別討論色法、不相應行法、及無為法。第六章述及八識萬法的體性的真如,及三性與三無性。由三性三無性,而證得真如。第七章討論知識的作用,認知的對象,及知識的正確性。是即四分、三量與三境。第八章:萬事萬物之起,必有因有緣。變,是生起的方式;因緣卻是生起的條件;具備了這些條件事物才能生起。因之本章敘述四緣、十因、五果;並略述華嚴宗的「因門六義」及「緣起十義」。第九章結論,述說性宗所提的第九淨識,及轉識成智的修證方法,以到達二空的佛境。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