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父母恩重經》的歷史發展與文化詮釋
研究生姚孟君 
校院名稱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鄭阿財
年度93
地區台灣
提要  本論文最主要的研究範疇即在於《父母恩重經》的文本及其衍生的文學與藝術作品,之後才針對這些文本中所呈現的思想意涵,進行文化的詮釋。
  《父母恩重經》系經文,在中國廣泛的流傳,其演進不僅有漫長的歷史脈絡,亦影響中國本土發展的宗教——道教,致使道教中也有《父母恩重經》系經文產生。在佛教《父母恩重經》系經文,計有《佛說父母恩難報經》、《父母恩重經》、《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大報父母恩重經》等;道教在《正統道藏》中收有《太上真一報父母恩重經》、《元始洞真慈善孝子報恩成道經》、《太上老君說報父母恩重經》、《玄天上帝說報父母恩重經》等。
  而敦煌藏經洞發見有《父母恩重難報經講經文》、〈十恩德讚〉、〈父母恩重讚〉等佛曲歌讚、及明清時代受到民眾廣泛歡迎的寶卷、大鼓書,都有以母親十月懷胎、含辛茹苦的內容,推知其當是受到《父母恩重經》影響。本文即是以《父母恩重經》系經文為研究對象,首先討論《父母恩重經》產生的背景、成書年代及流傳情形,最後道教與中國文學、藝術又是如何從《父母恩重經》處獲取養分,承繼經文的內容,並對經文所述父母恩德有所闡述與開展。
  其次再對《父母恩重經》及其相關文獻所呈現的文化意涵作一討論。《父母恩重經》歷來被定位為疑偽經,且其對於中國孝道倫理的含攝,使此部經典一直成為「佛教中國化」的最佳事例,在《父母恩重經》中,可以看到在印度中原本置於次要的「孝道」倫理,到了中國為了順應本土的民情,而成為佛教中最主要的道德,可以說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最明顯的蛻變就在於宗教倫理的建立,《父母恩重經》即標誌著佛教對於中國孝道觀所做的屈服與讓步,佛教原本的孝道思想雖然還是堅守著「報恩」的本位,但是其地位已經做出調整,變得融入中國社會,而與原本印度佛教的面貌有所不同,成為道地的中國化的佛教。另外,從《父母恩重經》發展出講經文、歌讚、寶卷、大鼓書等多樣化的內容,無論是佛教為了傳教需要,故利用這些文學載體宣說《父母恩重經》,或者是中國的講唱文學向佛教《父母恩重經》中進行模仿與再詮釋,都是佛教向世俗傳播,都是一種「世俗化」的表現。
  希望透過整理《父母恩重經》及其相關文獻的過程,可以觀察到「佛教中國化」的歷程與現象,並且透過文化詮釋,可以瞭解究竟中國的觀點與思想,是如何對於佛教進行滲透,佛教又是如何在這個轉變中取得平衡點,藉此以彰顯《父母恩重經》在這個佛教中國化歷程中的重要性。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