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003 
論文名稱跨文化助人工作者之經驗分析:以慈濟委員訪視原住民照顧戶之經驗為例
研究生范家榮 
校院名稱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喬健萬育維
年度90
地區台灣
提要  對於助人工作的探討,常把焦點放在受助的對象上面,對於助人者這方面的探討其實不是焦點,我們常會把助人者,當做是一個「能者」。而忽略助人者也是如受助者一般,有各種生活壓力或無力感需要面對。因此,一個較更全面的觀照,則在於瞭解,不僅受助者需要協助,其實助人者也需要諮詢。
  助人者需要諮詢的想法,在跨文化的助人工作中,更是需要被注意,因為跨文化情況之所以產生,是因來自兩種不同文化背景的雙方,不論是原漢不同的族群背景、亦或社會地位的落差、亦或世界觀(worldview)上的不同,都在助人的關係中相遇了,關係的建立,除了物質濟助的層面之外,更有情感上的交流。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助人者的角色尤有其重要性,需要發揮其助人的功能,更需要瞭解如何才能有效果地助人。而在學界或實務工作上,體察到多元文化的差異,反應在助人工作中,也是近幾十年才開始有的思考,在臺灣的時代背景下,本土化的聲音也是在民國70年代解嚴之後,才大放異彩,各種弱勢族群的聲音,也是在這樣的社會脈動中發聲,諸如尊重差異、兩性平等的聲音,也才漸漸在教科書中看到,而我也是在這一個時代脈動下生長的年青人,原住民的研究在我大學時代(82-87年)快速興起,原住民委員會也在我大學時代產生了,這些本土文化的重視,也都在我大學時代開始,而慈濟在校園中的發展(81年起),也是在我大學時代才開始於各大專院校發展起來,時代的脈動讓我恭逢其盛,也吸引我的注意及參與。在主題確定之前,事先參與訪視的接觸以及資料的收集,最後才將研究主題聚焦,並選定了一個以「跨文化」為觀照的視野,去看看花蓮慈濟委員在訪視原住民照顧戶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種種,並且期待以跨文化的角度,來觀察所從事的原住民濟助工作。只從慈濟委員的經驗分析跨文化的助人工作,實是因為和原住民照顧戶建立關係,相較於之前就熟悉的委員,在時間、能力上都有所限制,在未來的探討中,也希望能從原住民照顧戶的經驗,去分析助人的過程中,原住民感受到了什麼。再者,要瞭解原住民在濟助過程中的感受,我想也不僅是我身為一個研究者角色的責任,也應是每個接觸原住民的助人者,所應有的體認才是。
  論文內容首先描寫的是慈濟的濟助理念、演進與照顧戶和委員的概況,在慈濟的濟助理念之下,委員在面對原住民照顧戶時的各種角色,也都是在面對照顧戶的角色,要特別提出來說明的是在評估是否成為照顧戶的過程中,對原住民的評估上有一些不同的考量值得思考。對原住民在評估上的顧慮,也同時反應在委員對原住民照顧戶長期以來的一些形象之中,對於原住民的這些負面形象與憂多於喜的心境,或者是對原住民照顧戶的勸導也好,試著從兩方面來分析委員的這些心境與經驗,一方面是委員這些經驗的背後,可以和「慈濟十戒」的價值脈絡相互呼應,這樣的思考脈絡,使委員也期待原住民照顧戶也能有如此的行為。另一方面是委員雖然在助人工作的過程中,遇到價值衝突時,要繼續從事這項工作,可以透過「事理」、「情理」、「佛理」的「善解」過程,來加以化解心中的衝擊,而這三個層次的善解,其「資糧」又是來自「證嚴上人」、「資深委員」與「社工、訪視課程」而來。
  在此進一步思考的是我們能夠從〝慈濟十戒〞的期待中,跨越到原住民的社會文化與變遷中去思考原住民的形象問題嗎?在〝善解的資糧〞中,我們能夠再補充「跨文化覺察」的資糧嗎?在委員行善的過程中,原住民照顧戶能真正得到協助而自立自助,委員就好比是一座跨文化的橋樑,讓原住民照顧戶渡過難關。在行善的過程中,若只有看到自身的感恩,而無法從原住民的文化脈絡與歷史變遷中,去看待原住民的問題時,跨文化的橋梁是無法完成的。行善與真正的助人之間,是否有著等同的意義,就要看是否有智慧、有方法了。在此提出的反思是結合文化人類學中,最基本的「文化相對觀」以及社會工作實務的「增能」(empower)觀念而來,運用在助人工作者的自我覺察和自我回饋上,在實際行動層面上,則提出跨文化助人工作的課程設計方向,以及落實慈濟「社區志工」志業在原住民社區的四個方向:1、向原住民照顧戶學習。2、發掘社區的本土助人文化。3、舉辦具當地社區文化意涵的社區活動。4、使原住民「增能」的營造。
  這樣的思考,就如我在論文緒言中談到的:「對於非原住民、又非貧窮的我而言,我如何幫助他們(原住民)呢?」其實,存細想想,從事行善助人的工作已不是件容易的事,從事不同文化背景的助人行動,更件挑戰,除了愛,還要有智慧、有方法,但慈濟人總是以難行能行的精神,努力於這條菩薩道上,未來慈濟的助人工作,需要慈青來接棒,透過這篇論文的書寫,也期許自己身為慈青能接得更好、更穩。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