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理念的詮釋
研究生趙淑真 
校院名稱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系所名稱宗教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劉國威洪漢鼎
年度93
地區台灣
提要  本研究透過當代詮釋學主張-單一文本在不同的時代、解釋者中,能得到不同意義的多元觀點為論題基礎,探討當代人間佛教實踐典範-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的理解特質與實踐智慧。當代詮釋學家高達美(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主張理解是真理的、不同的與創造的理解,因此理解非以尋找如何解釋的規範與方法為目標,而是探尋解釋者的理解過程中,歷史文本如何與現實解釋者達到理解一致的理解。是以,本研究以「人間佛教」理念之發展脈絡為背景,輔以當代台灣人間佛教教團之弘法面向,探討人間佛教實踐家星雲大師,如何理解「人間佛教」此一理念,面對佛教經典文本,星雲大師在理解、解釋過程,產生什麼?而立於理解的本質是應用,星雲大師如何對「人間佛教」進行實踐理解。
  換言之,本研究以探討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理念的理解特質,及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的實踐理解之二大面向為要旨。內容共分三部份,第一部份為研究動機、論題基礎及研究方法之闡述;第二部份,針對學界對「人間佛教」思想起因之看法,進行歷史脈絡與思想內容之觀察、辨析,以明人間佛教思想淵源。第三部份則進行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理念之理解特質與實踐智慧之探討,透過佛教經典文獻與星雲大師相關思想、著作的研讀分析、比對與檢證中,確立綜攝出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理念之五大理解特質;再者,詮釋學曾指出詮釋具有理念與實踐之雙重任務,因此,本研究透過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實踐力與宗教智慧的討論,觀察星雲大師立基於理解特質上的實踐理解。
  最後,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結果:
  (一)人間佛教的思想淵源,非一人一時之創說,而是佛陀出世的本懷。
  (二)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的理解是富含繼往開來之生命力詮釋。
  (三)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的五大理解特質分別是,
  1. 以回歸佛陀本懷為基本理解;
  2. 以走入人間、自利利他的菩薩道做為修行性格定位;
  3. 注重人間與現世為修行場域;
  4. 落實生活佛法化及喜樂性的宗教修行生活模式;
  5. 極具尊重包容的融合性。
  (四)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的實踐,是由觀念導正、建立正見、教導方法,進而落實生活,以建立學佛者解行並重、與中道生活方式為目標。
  (五)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的詮釋,具「復古正本、革新順時」的理念內涵與實踐智慧,依此開展人間佛教新扉頁。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