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808-77 
論文名稱唐代的節日:以七月十五日為主探討
研究生楊欽堯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陳弱水
年度89
地區台灣
提要  唐代強大興盛的國力象徵,可見於節日慶典之中。其中包含異於平常日子的人物與事情,不僅是具備娛樂休閒功能,同時是對於人性的解放。近代以巴赫金對於歐洲中古狂歡節為出發點,得到節日本身對於人的身心與階級身分的解放。節日作為研究的方向,一方面是來自於人類學的啟發,另一方面也是歷史學致力於無名群眾的社會史方向。節日可以跨越學科,另外可以跨越階級,不分男女老少的加入慶典。唐代七月十五日不僅是一種節日,同時也是一種宗教節日。這節日總稱為七月十五日,不論出自道教的中元,還是出自佛教的盂蘭盆節,正是最中性的稱呼。本文雖然來自目連的傳說故事,在佛教的勢力威脅之下,出現道經《太上洞玄靈寶三元玉京玄都大獻經》,作為爭取群眾參與七月半的慶典。
  為了說明唐代節日的多元性,特別將唐代節日的幾項特色寫成專章。第二章為概要性介紹唐代節日有幾項因素,可能出自官方規定,如皇帝的生日,可能因為不符民情被取消,如潑水寒節。另外唐代的節日瀰漫著宗教氣息,例如佛誕節、道誕節、甚至迎佛牙的舉動都是空前的盛大舉辦。節日本身可以改變以符合民情,就算宗教也要政治勢力支持才能更興盛。
  第三章為七月十五日的最初在南北朝的演變情形,佛、道教經典在此所佔的地位。有關於七月十五日於道教地位的演變,可能由七月七日而來。關於《佛說盂蘭盆經》可能是由絲路傳入中土,在今天吐火羅文《彌勒會見記》出現有關目連的神話原型。目連神話感人之處,在於集合僧眾以佛教儀式拯救母親的曲折過程。以後不論轉變為變文,甚至由雜劇轉為目連戲,都是最吸引群眾目光焦點。
  第四章與第五章為唐代七月十五日的主要部分,以歷史的片段作為敘述。兩章以安史之亂作為分界點,可看出七月十五日在安史亂後,逐漸受到重視的情形。前期的七月十五日在武后朝成為政治的工具,盂蘭盆的盛大不過是神話統治者作為強大國力所下的裝扮儀式典禮。李唐有意識地加強道教崇拜,而有重玄學的產生。更重要在玄宗朝不少士人讀道教經典,也想藉著考上道舉,作為晉身士宦之途。宗教(特別是密宗)並不會因為政治不穩定而萎縮,反而在安史戰亂中而更蓬勃地發展。但是政治可以適當的幫助宗教提昇自己的地位,政治干預(如唐武宗)也可能造成宗教的空前災難。但是另外民間的影響力(如對家族的亡者的祭祀),卻加強以後對於這節日的重視。
  結論以這節日的向四周地區擴散作為結尾。在東亞世界包括日本與越南,對於七月十五日的重視。在中國宋代更加地添加不少繁華場面,如演目連雜劇。私人家祭中呈現五花八門的祭品,包括紙錢與紙糊的祭品,一起燒給祖先。另外不能不提到臺灣的普渡特殊的情景,充分顯現華人社會對於鬼的崇拜。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