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202 
論文名稱宋初九僧詩研究
研究生吉廣輿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學位別博士 
指導教授張子良
年度90
地區台灣
提要  宋初九僧詩,是延續晚唐五代詩風的新聲,也是宋初「晚唐體」的主流,適居「宋初三體」的中介地位,既有「白體」的淺易風格,又滲入「西崑」流變的過程。他們原是詩文的交會、唱和,並未有意標榜而組建詩派,但由於北宋陳充、南宋陳起先後編輯、刊刻《九僧詩集》而成型,蔚為宋初詩壇的群象之一。他們以九介釋子的身分,以作詩為餘事,雖然屬於詩歌次領域的一群小家,卻是中國詩歌史上唯一形成體派的詩僧群,其事蹟迄今仍是一片空白,詩集也幾乎湮沒佚亡,實在不可思議。本論文分八章依次董理,企望能重建宋初詩壇一個隱晦詩域的歷史現場,彰顯九僧之明光。
  首章以〈緒論〉起,從版本之存佚、事蹟之湮沒、體派流變的困擾、禪詩的先兆四方向說明研究動機,並交代相應之研究步驟及進路,以佈建整體架構之輪廓。
  次章為〈九僧詩集考述〉,力圖澄清其傳世面目之實況。先追溯原始結集之真相,再從輯錄傳衍過程探索現存五種傳本之來龍去脈,以及鈔刻之歧異,並試作勘誤與補佚,將《全宋詩》闕收之四首佚詩補全。
  第參章〈九僧事蹟探究〉,則以僧系、行及交游三節,印證三僧屬於天臺宗、四僧禪宗、其餘二僧無法定位的宗門情況,釐清他們詩歌創作的時空背景。
  第肆章〈九僧詩風溯源〉,先從晚唐詩風的源頭,抉發「宋初三體」賡續並行的共相,還原宋初「晚唐體」的精神面貌;再以詩僧之風習,觀察僧詩合流的真身,辨認他們是僧伽身分的詩人。
  第伍章〈九僧詩之風格特色〉,提出融合性的詩風歸屬,以清吟聲、蔬筍氣、林泉風三項,歸納出共同風格;以五律體裁、體物語、化用語為其作品特色,洗刷前人誤指惠崇剽竊司空曙、劉長卿詩句的嫌疑,還惠崇一個應有的清白;並尋索「白戰」的起源,指出江西詩法的前兆於此。
  第陸章為〈九僧詩之意境〉,以中唐僧皎然及晚唐司空圖之「形容」、「實境」、「沖淡」、「自然」四種詩品觀念,析論九僧詩歌之藝術境界,深入其詩窟。
  第柒章〈九僧中詩畫之藝術表現〉,則旁涉保暹詩格《處囊訣》,舉證「詩眼」觀念並非黃庭堅首創,而以保暹為先導。次對惠崇《句圖》與四十幅畫藝作全盤觀照,存影其遺跡。
  末章以〈九僧詩之成就與影響〉作結,申論其對後世參伍通變的影響,肯定他們在詩風體派及僧詩風格上的貢獻。
  為了建立完整的視角,並附錄〈九僧詩彙評〉及〈劍南希晝詩箋證〉,一則彰顯前賢卓識,一則為日後全面梳理《九僧詩》預作準備。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