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303-12 
論文名稱臺北市佛寺中的觀音像研究
研究生張惠玲 
校院名稱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美術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陳清香
年度83
地區台灣
提要  本文擬以藝術史研究方法中的社會學方法論所提:社會中的階級和組群促成藝術作品的產生,而且藝術能表達和反應社會內涵為理論基礎,事先假設臺北巿觀音的造型,與臺北巿人民的信仰心理及社會變遷有關,而以文獻資料蒐集、田野調查、及圖表統計等方法,就仇德哉先生的《臺灣廟神大全》書中所列臺北巿內主神為觀世音菩薩的佛寺,及臺北巿政府民政局於七十四年六月所編印的《臺北巿寺廟概覽》中,在「供奉主神」欄中凡列有觀世音菩薩者,共計五十二所佛寺,為調查拍攝的對象。
  臺北巿的觀音像來說,其造型可溯自明代甚至宋朝便已成型,亦受民間傳說之影響,而有以善財、龍女,或文殊、普賢為侍;或加上鸚鳥、淨瓶等佛經中未見之組合。頭披巾、胸前飾有瓔珞、一手持物另手結印契所謂的「宋式觀音」是臺北巿最常見到的造型。大致可分為雙臂觀音與多臂觀音兩大類,以前者為多。原來的神佛像製作的師徒制度,卻因社會背景的改變使得藝匠因改行而大量流失,許多觀音像的製作轉而用機械製品取代,製作派別已不明顯。現存於臺北巿寺廟中觀音像的來源有大陸、日本、或東南亞等地,而本土所製作者則以「廬山軒」的產品為最多。
  臺北巿的觀音造像,是在特有的社會變遷與環境影響下,信仰者之贊助與藝匠融合傳統的產物。就信徒而言,真正觀音的法身已經出現,遵循傳統而做的形像便是最能發揮法力的造型,民眾是以心中所認同的觀音像來認知,而非欣賞的態度來選擇,以為這樣的造型才足以代表觀音,才具備觀音的靈感;而在師徒傳承的過程中,這樣的造型也是他們所依循的根據。「傳統」成了出資者與製作者的共識,藝術中本來所要求的「原創性」已非所需。因此遍觀臺北巿的觀音像,或許會覺得各式觀音造型類似,色彩豔麗金碧輝煌,卻似乎缺少一份細膩精緻的藝術美感。
  對臺北巿觀音的造型,在純藝術創作的標準上,或許被視為粗俗的工藝產品,與大陸古代遺留的佛教藝術根本不能相提並論。但我們或許可以站在藝術社會史的立場,從群體政治、經濟和社會背景的角度,對臺北巿佛寺中觀音造型做一個新的評價:它是贊助者與藝匠,在社會環境變遷的影響下所發展出來的產物,觀音造像實是明白地透露了信徒的信仰態度、心理需求,它忠實地記錄了民間的審美觀念。而且由於觀音信仰的通俗化、普遍化、及本土化的特質,在中國佛道二教混雜融合的過程中實是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