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宗教性非營利組織與社會資本:以慈濟基金會參與八八風災原住民援助與重建為例
研究生蕭志傑 
校院名稱慈濟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傅維信
年度99
地區台灣
提要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宗教性非營利組織──「佛教慈濟慈善基金會」之社會資本運作模式,觀察面向從「八八風災」慈濟災後援助與安身重建切入。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所造成的「八八風災」,帶給臺灣中南部縣市嚴重災情,慈濟、法鼓山、佛光山等宗教慈善組織動員龐大資源投入救災與災後重建,充分發揮第三部門之影響力。本研究假設宗教性非營利組織能有良好的動員和行動能力,乃是因組織擁有豐富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通常指涉鑲嵌於社會、組織與人際關係中的各種資源與力量(如信賴感、信任、規範、互惠、社會網絡等),能促使個體/行動者(如組織、個人等)有效達成目標,從中獲得利益(有形與無形)。
  此次「八八風災」前,慈濟基金會花蓮總部立即成立「莫拉克颱風防災協調總指揮中心」,呼籲各社區慈濟志工做好鄰里關懷,確認聯絡網之暢通;災後,慈濟全臺十二處設置的「合心防災協調中心」立即在各鄉鎮展開全面性災情調查與援助,投入發放、心靈輔導、醫療服務、助學方案等事務,最後階段與政府及企業組織「鴻海集團」合作,選定高雄杉林鄉建造「大愛園區永久住宅」,協助所有失去家園的高雄原住民與漢民安身立命。為此,本論文研究對象選定參與「八八風災」救災與杉林鄉「大愛永久住宅」重建的慈濟志工,以及受災並選擇入住園區原住民鄉親。
  藉由質性研究法中的深度訪談與參與觀察法,本研究透過社會資本觀點,欲探討慈濟志工平日經營的社區志工網絡與推動社區事務的努力,在八八風災期間發揮的成效與情況,以及風災對組織網絡帶來的擴張效果。探討重點包含三個側面:(一)社區網絡動員力;(二)協調工作與資訊傳遞;(三)社會網絡擴展成效;(四)慈濟人文軟實力與社會資本
  訪談資料分析結果發現,慈濟志工有效率的網絡動員力,以及快速的決策資訊傳遞,完全取決於其獨特的社區組織架構;「八八風災」援助與建造杉林鄉大愛園區永久住宅,協助有意願的原住民鄉親遷徙下山,定居於安全的平地,其彈性與尊重多元族群與文化的組織經營模式,成功擴展了社會網絡與族群融合的新局面。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