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306 
論文名稱川目連演出之研究
研究生劉志偉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戲劇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牛川海
年度91
地區台灣
提要  本論文大致從目連戲的源流談起,再根據川目連中的特色、思想內涵、演出形式與表演內容為基本出發點,對川目連作一番研究探討。
  本論文章節論述脈絡及架構如下:
  第一章:緒論。本章第一節大致提出筆者撰寫本論文之研究動機、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作一概略性的陳述,並試就資料蒐集上之限制與基本架構提出說明。第二節分別由目連救母故事之源流與演進發展兩方面來說明目連戲的成形過程及其在中國各代歷史中的不同發展歷程概述。第三節即正式進入川目連主題的探述,本節中先行由近代的清朝開始,對川目連之形成發展及其在四川地區四個不同河道的傳播狀況的介紹。
  第二章:川目連的演出內容。首先在第一節中介紹幾個較具代表性的川目連劇本種類與樣式,並說明川目連極富特色的劇本結構,由此點出川目連豐富多元的端倪。第二、三節則分別就川劇中的48本目連戲《連台戲場次》與1957年重慶川劇院的《目連傳》鑒定演出本做一詳盡介紹,且藉由這兩個劇本的內容、結構與不同的演出方式探究其形成背景對川目連的影響,以及對於川目連古今劇本演出內容之差異性、時代性究竟有何不同的呈現,其中尤以鑒定演出本乃根據當時官方政策所配合改編,因此在其藝術本質上是否造成影響,皆有一番探述。
  第三章:川目連的演出特徵與思想內涵。筆者在此將川目連的思想內涵與演出特徵歸納為三方面,一是宗教道德方面,一是民俗風情方面,一是娛樂性的方面,以上區分三節分別說明。這三個內涵與特徵,在川目連中並非單獨存在,而是統一於戲劇整體當中,互為交錯,互為所用。例如宗教道德在呈現時,必然也與地方風俗民情關係密切,同時也不排斥其觀眾觀賞的娛樂性功能,這三者都是依據川目連的戲劇性而成立的,是整個戲的一部份,如果脫離了川目連,這些方面固然也可以單獨存在,但其性質必然有所改變,即不再是川目連戲中所具備的特徵,這是最值得探討的一點。
  第四章:川目連演出的舞台藝術呈現。此章重點擺在川目連實際演出所呈現的狀態,也就是它的多元表演形式、豐富巧妙的舞台美術與觀眾跟演出結合的特色。這些實際演出狀況帶給觀眾一種極強烈的藝術美感經驗,例如透過裝扮來表現人物性格,運用道具來強化襯托劇中的環境,一些為劇情服務的道具設計和製作,以及在吸收各種藝術與日常生活取材方面所表現的極大包容性,跨越舞台界限與群眾融為一體,這些都極具研究價值。川目連戲中所蘊藏的舞台藝術,對於我們探究傳統戲曲文化、推動戲曲藝術的傳播,的確有其特殊的功用。
  第五章:結論。綜合上述四章的論述,再度引伸川目連在中國傳統戲曲史上所佔有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對傳統民間文化遺產的保留與傳承所具有的貢獻,並且提出不惟川目連,各地方的目連戲均有再研究、再發掘與必須更加細心保護的價值。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