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七福神信仰在日本社會中之傳承與演變
研究生張雅棻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日本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劉崇稜
年度96
地區台灣
提要  日本的七福神,是結合神道教、佛教、道教、印度教等宗教的福神組合,顧名思義即象徵吉祥、幸福、福運等七位福德之神。各福神都有個別不同的起源與由來,起源於日本始創的「惠比壽」、佛教天部之神的「大黑天」、「毘沙門天」、「辯才天」、以及起源於中國的「福祿壽」、「壽老人」、「布袋和尚」等這七位福神,源於不同國家及宗教,傳入日本後與當地文化融合而變成日本化的神祇,必定與原本的性質有所不同。
  因此,本論文探討的目的在於,在怎樣的時代背景與社會文化風氣下,成立七福神信仰的因素為何;以及各七位福神從原本的宗教到結合成七福神,這之間的演變與發展;七福神信仰在日本社會文化裡又發展出怎樣不同的文化風情與特色、以及在日本社會中之傳承與演變。
  本篇論文共分為五章,以序論、緣起、流傳、影響、結論為主要架構,期許七福神信仰在日本社會的傳承與演變,能作為一個完整、有系統的探討。
  第一章為序論,首先說明研究之動機、研究方法與研究資料來源,以及本論文之架構與內容。
  第二章,開宗明義說明日本福神的起源及社會背景,對日本之福神信仰作一大略的概說。而後開始針對主題探討,對於七福神信仰成立的時代背景與成立經過作討論。再者,因七福神一開始並非為現今的成員,因時代的背景與信仰興盛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因此以文獻為主一一分析七福神成員之演變過程。
  第三章,來探討各七福神之緣由,因七福神除了惠比壽神外,其他福神皆由外地所傳入,因此開始探討每一位福神之緣由,以及傳入日本後的演變經過。再者,因古代日本深受中國文化之影響,因此以日本七福神的整體形象來看,類似於中國之八仙,因此研究者想深入探討其中之關聯性與整體形象之比較,利用文獻探討與比較中日文化的研究方式,了解其中之意義。
  第四章,主要探討七福神信仰在日本社會文化之傳承,即七福神信仰所衍生之風俗習慣與文化藝能活動等等的影響。此章節共分為四節,第一節,主要探討七福神信仰與初夢習俗、寶船信仰的結合,所衍生出的正月風俗習慣。第二節,以七福神之地方巡禮與地區性特徵來作探討。第三節,則討論現今社會之七福神舞蹈。第四節,探討以七福神為主題的文藝作品。
  第五章為結論,最後提出個人之淺見與觀點以作總結,闡明七福神信仰在日本社會文化中所帶來的傳承與演變。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