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四臂觀音念誦法儀軌之研究:《西藏大藏經》目錄之比對與溯源之探討
研究生劉維珍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王惠雯
年度96
地區台灣
提要  藏傳佛教中紅派寧瑪巴教法在文獻中常受批評為秘密傳承,其組織較為零散且許多的傳法、儀軌來自伏藏,故學術上曾有僞經之說,今以寧瑪巴西康白玉傳承〈四臂觀音唸誦法〉溯源《西藏大藏經》中所收錄觀自在儀軌內容與進行校勘。
  筆者將藉由當今流通最為普遍《西藏大藏經德格版總目錄》和《影印版北京西藏大藏經總目錄》中所收藏「觀自在」經典數量和分類加以溯源,其次則以台北版《西藏大藏經》所收錄的「觀自在」儀軌內容做為〈四臂觀音唸誦法〉文本的校勘,其目的在於追溯、比對〈四臂觀音唸誦法〉與《西藏大藏經》中收錄的各種聖觀自在儀軌版本關係性與藏密行者修習密乘的次第和思想脈絡、〈四臂觀音唸誦法〉相關修學次第。
  本文的研究成果包括:〈四臂觀音唸誦法〉文本比對方面,台北版《西藏大藏經》中【怛特羅部】,編號3332,題名〈聖觀自在六字成就法〉儀軌與《四臂觀音念誦法》內容相似度最高。〈四臂觀音唸誦法〉存在於各大教派中,此儀軌屬於本尊法的簡軌,以外境修行為主的一種法門,屬於寧瑪派九乘次第的外密三乘中的事續。〈聖觀自在六字成就法〉台北版《西藏大藏經》與北京版《西藏大藏經》文本校勘中發現有十八處不同,因梵文或咒語在拼音差異、文本上的用字或錯字、文法和刻版等諸問題皆以台北版較為正確,但不影響全文意義。因此推論觀音相關儀軌應在西藏前弘期就已經存在,〈聖觀自在六字成就法〉譯者不空金剛與壩日為阿底峽同期人物,共同翻譯【怛特羅部】儀軌達三十餘本;又造本儀軌者俱生遊戲,與調伏天為同時期人物,約為西元五世紀中葉至六世紀之人,足見觀音法門是從印度傳至,藏傳佛教在儀軌的思維和修持方式大致上是承襲印度。
  西藏後弘期的開始代表人物阿底峽,以其所著〈聖觀世自在成就法〉儀軌收編於德格版《西藏大藏經》怛特羅部編號1893為例,此點可證實寧瑪派的觀自在儀軌教法,應於西藏前弘期或更早就已經存在。林崇安教授在《西藏佛教的探討》一書中指出寧瑪十萬續收入南天出版社發行台北版《西藏大藏經》中,而北京版及德格版甘珠爾中的舊譯密續,也有十餘部。此證明 寧瑪派的相關經典,被承認為佛教密續之一並准予收入大藏經保存,故寧瑪派的教法判定非偽之說。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