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
研究生林融嬋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文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李正治
年度94
地區台灣
提要  本篇論文以蘇軾之超曠情懷與文化的關係做為研究對象,為求可以整全把握蘇軾超曠情懷的面貌與內涵,以及其形成與文化的關係,因此預設二層架構來進行論述。
  首先是第一層架構,此時北宋理學氛圍做為影響蘇軾超曠情懷形成的文化因素之一:論文前後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旨在確定研究方向,並對前延知識如:超曠、情懷、文化、文化與個人等做出說明。
  第二章「由自身出發:蘇軾超曠情懷之體現、完成與內在蘊涵」,是本論文進入論述主軸的第一步,旨在由蘇軾超曠情懷之體現,確定蘇軾的生命型態,並窺探蘇軾超曠情懷之內涵與面貌。本章分為三節,以「蘇軾性格系統在仕宦遭際中的轉化與成熟」為始,其次以其人生觀與哲學思維之考察做為推進點,最後做出其超曠情懷乃其人生與生命價值思考後之體現與輝揚之小結。
  第三章「歷時性的影響:儒釋道思想對蘇軾超曠情懷的深化」,旨在承第一章與第二章之述,研析傳統文化對蘇軾超曠情懷之形成與內涵的影響。本章共三節,分由儒家情懷及釋、道精神三方面來論蘇軾超曠情懷所受之滋養,並在前人的成果上,深入考探儒釋道三者對此方情懷影響的深度和廣度。
  第四章「共時性的作用:北宋理學對蘇軾超曠情懷的提攜與突顯」,旨在拓展探尋蘇軾超曠情懷所受之影響。本章分三節,以北宋時期主力文化––理學為探尋對象,通過對理學內部精神的把握,看理學這個在當時而言的強力氛圍,如何影響蘇軾,又是如何在蘇軾的生命中產生作用。
  第五章「結論」,以二、三、四章所得結果為基礎,重新發現蘇軾超曠情懷的整體面貌及構建和形成因素。
  其次,在第二層架構上,筆者將理學預設為蘇軾超曠情懷研究之參照點與突破點,因此在第四章中前二節,以較大篇幅處理與理學相關之知識,包括理學形成背景、理學的幾個重點、理學之精神以及理學對當代士人之影響等,其後再與第一層次銜接,從蘇軾之生命格調與理學之精神來探討二者互動狀態,透過對蘇軾與理學之契合、背離與辯證統一的釐清,吾人將可更進一步看到,蘇軾超曠情懷獨立於理學之外與之上的時代意義。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