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豐原地區無祀孤魂崇拜研究
研究生康家誠 
校院名稱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化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戴文鋒
年度94
地區台灣
提要  本文之豐原地區指的是日治時期豐原郡的管轄範圍,包含豐原街、神岡庄、大雅庄、潭子庄、內埔庄,涵括今日之豐原市、神岡鄉、大雅鄉、潭子鄉、后里鄉。無祀孤魂,其中的「無祀」,強調「未建祠堂前無香火奉祀的狀態」;「孤魂」指「無主、無後嗣或子孫雖存在陽世,但不知先人遺骨、墳塋所在地的野鬼」,奉祀無祀孤魂的祠廟則稱之為無祀祠。為揭示豐原地區無祀孤魂崇拜的真實面貌,本文藉由研究無祀祠的建立原因、年中祭典、遷徙與合併等形而下的行為與組織,來體會無祀孤魂崇拜形而上的觀念與體驗。
  無祀孤魂崇拜的靈魂觀承認靈魂的存在,孤魂保有生前的意識,因凶死與無嗣而成為無祀鬼厲。無祀孤魂因無其人奉祀,便依草附木、求食殃民,甚至陰魂不散、化為蝗螟產生饑荒。無祀孤魂崇拜的神靈觀將無祀孤魂視為職能神,祂能治病、守護牲畜、庇佑賭博贏錢。無祀孤魂的崇拜的神性觀認為無祀孤魂能以神蹟來顯現祂們的法力與存在,眾人皆可見的,便以違反自然常態的方式顯現;其餘的則以個人的神秘經驗來顯現。
  豐原地區的無祀祠大多是群體合葬的百姓公,獨體的有應公只有少數幾座。這種現象歸因於許多獨體的有應公已聚集到群體合葬的百姓公合爐。年中祭典以中元普渡為主,但分散於農曆七月之中,亦有於中元節當日舉辦者,為配合社會大眾的作息,已有在中元節後,關鬼門前選擇星期假日進行普渡慶典的世俗化現象。豐原地區無祀祠的遷移及合併大多導因於公眾事務,而非當地居民的主動遷移。無祀祠的地位低於地區庄頭公廟,庄頭廟神明藉由乩身表達看中無祀祠廟地的意圖,無祀祠只好與以讓步。
  豐原地區無祀祠的神格化程度並不高,神格化程度與信徒的神秘經驗而提高,有神秘經驗的無祀祠發起者,將神格化的概念表現在廟宇建築及內部陳設上。亂世促使人們造出更多的神靈,而人們造神的目的是希望得到神靈的保佑,但豐原地區媽祖信仰原已蓬勃發展,無祀孤魂在造神運動上便無法受到青睞,因此神格化程度並不高。
  鬼有所歸,乃不為厲,為了使無祀孤魂得到歸宿,信眾創造了許多崇拜的行為與組織。探索其中,我們發現潛藏在這些行為與組織之下的,是無祀孤魂崇拜的精神層面,這層面涵括了無祀孤魂崇拜觀念的起源,並展現出它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強韌的文化調適能力。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