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臺灣戰後宗教傳教多元化與現代化之研究:以佛光山為例
研究生張婉惠(釋妙田)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姚玉霜
年度99
地區台灣
提要  在多元宗教(religious pluralism)現代化與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的社會中,宗教的傳教工作必須現代化的發展,如何舉辦吸引信徒參與的傳教策略,藉此讓他們對宗教產生興趣,是宗教發展的課題。本研究主要是針對臺灣戰後,宗教傳教多元化與現代化發展之研究,將以佛光山之弘法模式進行分析,探討一宗教組織在現代化社會中如何轉型與發展。
  本文在研究型態上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採取質化研究法與文獻研讀及分析研究方法。本論文總共分六章,主要說明社會的變遷,宗教信仰也發生了不同的變化,宗教世俗化反映、迎合社會的變遷。傳統宗教若想永續發展,宗教必須回歸到宗教自身的獨特性,以新的語意形式來替現代人找出可被接受的生命意義。
  佛教在社會變遷中,佛教教團多元化發展、現代化弘法佈教、佛教福利服務模式創新、新興社會倫理的建構、佛教事業化與國際化發展、各宗教之間融合交流等等中,可了解佛教的發展是朝「動起來」、「走出來」方向邁進的。
  星雲法師有鑒於社會型態的改變,在現代化情境中建設現代的人間佛教,所建設的佛教是擁有和現代社會相同價值觀和運作方式。因此,佛光山為了順應時代的需要和眾生的根機,隨信眾對佛法的需求不同,採用多元化的方式來弘法,宣教語言和方式順應民情、藝文化、俚語化、大眾化、電影化,在民間社會普及化,契合社會情境與入世作法,進而發揮宗教在社會的現代化功能。
  也為了順應社會的發展,星雲法師全方位對佛教進行改革,如:宣教方式、寺廟建築、事業經營、財務管理、組織行政等等,建立一套制度化之模式,讓僧信眾在弘法事業上有所依循。成功地與社會連結,理念上與現代社會相應;相較於傳統佛教重視出世、遠離社會的修行方式,以及社會、組織相對薄弱,佛光山弘法形式在現代化社會呈現多元的轉型與發展。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