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0900-09 
論文名稱文殊師利菩薩本願研究
研究生黃靖芠 
校院名稱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林朝成
年度88
地區台灣
提要  文殊師利菩薩是大乘初期著名的菩薩,佛教界以「大智」表彰其特德,且文殊本願在學術界的重要性是僅次於釋尊、彌勒、阿、彌陀本願的,但前賢論述未詳備,故本論文以文殊本願為主軸,且以「文殊師利」法門的經典為範圍,主要在細評文殊的自利方面的自行願及利他方面的成熟眾生、莊嚴國土願;其次,也以經部的分類為架構,來重新整理文殊的本生,並試圖對文殊在各經部的風貌作一探討;又在進入文殊本願前,也對文殊的發菩提心義作一探討,並說明本願在體用上的意義;末尾再對文殊在中國的信仰及其影響作一番說明。
  本論文各章的要點及重要研究心得如下:
  第一章「緒論」,在研究範圍上,依印順法師所搜集大乘初期「文殊法門」的經典為基礎,再搜羅後來涉及文殊的要典,並製作表解以利參照。
  第二章「文殊菩薩探究」,對文殊的名義、本生事蹟及形象作整理,從中可看出文殊是「信智一如」,且重如首楞嚴三昧不思議菩薩「慈悲」的方便大行。即文殊之「智」是以「般若法門」般若空慧的觀照為基礎,而文殊之「信」進一步主要表現於「華嚴法門」中,而「方等部」的文殊則是「智」、「悲」並濟的;而文殊的發菩提心義,承續其般若空慧下第一義諦的說法,是重在發勝義菩提心的,其以蘊處界觀的方式,表明發菩提心必須是無發而發、不執於心的發心。
  第三章談文殊自覺的自行願,歸納出三要點,即一、發菩提心,確立願成佛的信念,普圓一切有情,而慈悲心是策勵菩薩精進不斷的最佳動力;二、調伏自己的無明習氣及煩惱,因障礙重,故先懺悔(事懺、實相懺)業障以清淨三業;三、因資糧缺,故要廣集福德、功德,可由行六度下手,前五度(福)可得圓滿的報身,般若(智)可得智慧的圓滿,而其中供養布施、隨喜功德及普皆迴向可較快速且省力地累積資糧。
  第四章談文殊覺他的利他願,一是成熟眾生願,即護持正法以利益眾生,先勸發眾生決定菩提心,令懺悔業障以清淨三業,再教其行六度、四無量心,尤其文殊所教導眾生的<淨行品>,重智慧的觀照,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對境起淨念,時時增長自他的菩提善根,以此覺照的基礎,即能速速圓滿普賢行願而速證佛果;二、淨佛國願,說明淨土的清淨功德、物質環境、眾生、修行環境。又說明文殊的三世淨土,最後細析文殊利他本願的意義,可知淨土的成立是基於菩薩與眾生心淨的相應原則,淨土也是最佳「同事」的修行環境,而文殊創建淨土的氣魄頗值得效法,因其未來淨土在眷屬素質及果德上皆超越阿及彌陀兩大淨土。
  第五章「文殊菩薩之信仰及其影響」,著重文殊在中國的影響方面,由行讚、文殊靈感事蹟及五臺山道場的變遷等作一番證明及考察,最後提出三種文殊修證的法門,即耳根圓通法、慈心三昧法、觀佛三昧法,也說明信仰文殊的功德利益。
  第六章「結論」,總結回顧各章的要點,提出研究的心得;並說明本文的侷限性及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
  論文開頭附上文殊聖像,以利文殊形象的認識;末尾附上文殊本願、諸經對照表及文殊圖像說明,以資參考對照。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