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808-81 
論文名稱宋人的果報觀念
研究生劉靜貞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一般史組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王德毅
年度70
地區台灣
提要  宗教在中國社會中的地位,長久以來即為學者們爭論的重點。部分學者以為,儒家既支配著中國的社會與秩序,則其理性主義與不可知論,必將中國塑造成一個理性的社會,其中即使有宗教的存在,也只是佔著一個不重要的地位。梁啟超就大膽地肯定中國土產裏沒有宗教。(註1)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賴菲爾德(R. Redfield)在其農民社會與文化(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一書中曾經指出:一個文明中往往包含大小兩個傳統,大傳統屬於深思的少數人,小傳統則屬於不思的多數人。(註2)因此,當我們討論一個社會時,不但要探究它的理論層,同時也必須注意它的行為層。否則,對這個社會的認識,不是陷於主觀,便是流於浮面。由這個觀點再回頭追尋宗教在中國社會中的地位時,我們會發現,中國思想界的主流,固然在無靈魂、純形氣的人生觀及自然主義的宇宙觀影響下,對於宗教信仰興趣缺缺。(註3)但是在一般人之間,卻瀰漫著濃厚的宗教氣氛,超自然神靈的影響力幾達於生活的每一方面。(註4)
  站在社會學的觀點上,庶民對於神的信仰,並非基於神的存在,而是一連串與人生休戚相關問題的集合體。孔子也說過「敬神如神在」的話,表示人心的虔誠信仰,不可以反問神在那裏。故虔誠的信仰不但使人們在憂慮挫折中得到慰藉,而且也給予人群整合團結的新啟示。因為人們崇拜的對象,實際就是人類對自己、對社會、對宇宙存在的一種理想與目標。宗教存在的最高層次不但維持了人類觀念體系的和諧,也緩和了現實社會對個人的衝擊。也就因為如此,宗教必須以它所屬的社會文化背景為內涵,它與社會生活整體是分不開的,而我們亦得自宗教性事物的探討,從另一角度來了解我們所欲研究的社會。
  嚴復曾說:「中國所以成為今日現象者,為善為惡,姑不具論,而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斷言也。」(註5)宋代是國史上的轉捩時期,它加強了君主專制獨裁的政局,使土地私有制更形穩固,同時打破了唐以前的貴族門閥意識,提高了庶民們在社會上的重要性。而科舉制度的施行與社會教育的普及,也使得士人的數量大增,形成了一個流動性極大的新階層,這些士大夫大多數起於民間,在最高的統治階層與最下的被統治階層間進行溝通,恰處於橋樑的地位。他們與民眾關係之密切,遠非以往的知識份子可比。而他們的思想層面與其說接近上層知識階層,不如說接近平民大眾。尤其是為著錄聞見所寫的筆記小說等作品,更保存了不少平民的觀念和社會百態,在社會史的研究上極有價值。是以本文在資料的徵引方面,除了一般性的史書外,還利用了大量的筆記小說,如雜史類中的瑣記之屬,雜家類中的雜詮之屬,以及小說家類中的雜記雜說、異聞之屬,都一一閱讀,摘其涉及報應者,仔細研究,撰成本篇論文。
  本文除緒論、結論外,計分為七章,首先介紹果報觀念的起源,及其在中國社會中構成國人意識形態的過程。繼就宋代涉及報應的各類行為分作家庭倫理、社會道德、政治公道、人神關係和物與觀等五方面進行討論。最後再針對報應的執行者、對象與時間作綜合性的論述。務期將零散的史料,予以綜合歸納。雖涉獵容或不廣,敘述似有未周,然已就所輯史料分類考訂,說明宋代報應觀對當時社會人心積極與消極的作用,亦不無一得之見。是否有當,恭請諸位師長指教。
  〔附註〕
  註1: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臺北,中華書局,民國六三年臺十一版)頁一三九。並參考Chan Wing--tsit(陳榮捷)Religious Trends in Modern China, (N. Y. : Columbia Univ. Press, 1953)Chap.1and6.
  註2:Redfield, Robert,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Civilization,(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1956)PP.40-41.
  註3:錢穆,「中國思想史中之鬼神觀」,新亞學報第一期(民國四五年)。
  註4:參考C. K. Yang, Religionin Chinese Society,(Berkeley: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1961)。並楊慶著,段昌國譯,「儒家思想與中國宗教之間的功能關係」,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八年修訂三版)。
  註5:嚴復,「嚴幾道與熊鈍如書札節錄」,學衡第十三期(民國十二年),文錄頁十二。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