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宗教非政府組織從事國際人道援助之研究:以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為例
研究生林芳甫 
校院名稱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國際政治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巨克毅
年度96
地區台灣
提要  全球化下,國際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各層面有其方便性,但對全球也產生利弊互見之影響。如國際關係,現實主義成為主流意識所產生的政治、軍事霸權由經濟霸權所取代,導致國際社會發展更加不均衡,國內社會發生貧富差距更加拉大,全球資源不當開發,大地環境遭受破壞而失去均衡,引起天災頻繁,致使弱勢者陷入更加不堪的痛苦境遇。另一方面,由於全球化導致國家疆域被穿破,政府功能因應轉型,市民社會運動興起,包括宗教之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NGOs)適時應運快速發展,具有其共同特性—追求社會公益與全球正義。因此NGOs 發展至有能力關注全球性議題時,運作型NGOs便提供國際人道救援,實踐全球正義之理想。而倡議型與贊助型之NGOs亦分別以倡導與經費贊助方式對國際人道援助給予大力協助。以上分別在第一至第三章予以陳述。今日台灣佛教慈濟事業基金會是一個國際性的NGOs,倡導佛陀的「慈悲」精神, 以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認識,大力推動社會慈善救濟工作。在志業發展到有能力關注全球事務時,便以「大愛無疆界」的理念推動全球人道援助工作,慈濟於1991年對孟加拉風災、水災及對中國大陸江南水災給予救助是起端。迄今短短十五年間,不只是在人類遭逢天災、人禍時給予物質、醫療之援助、精神膚慰,還進一步設想到復原、並扶助其發展;設立學校、建造醫院、建立發展事業,使其有希望的站起來。這種以出世的修持、入世的人道實踐推動國際人道救援事蹟,遍佈五大洲,六十一個國家,不分種族、地域、宗教類別的大愛精神,國際社會有目共睹與肯定。在第四、五章筆者以史料及田野研究所得作了介紹。結論出其主要價值是喚起了人類的正義良知,如果能因此而蔚為全球NGOs人道援助風氣之興起,那麼國際關係「現實主義」之主流意識將逐漸由「全球正義」所取代,則和平共榮理想世界之實踐將指日可待。其附加價值便是向國際社會行銷台灣,為我國塑造了第二軌道外交的良好環境。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