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宗教性非營利組織國際化發展策略研究:以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為例
研究生陳秀玲 
校院名稱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學系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黃秉德
年度91
地區台灣
提要  臺灣自一九八七年解除戒嚴後,民間蓬勃的生氣和潛能,展現在越來越多非營利組織的成立上。其中,宗教性非營利組織的資源和影響力,不容忽視。其不僅參與國內各項公共事務,也逐漸開始向國外推展其服務及理念。以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為例,其積極投身於國際社會的行徑,提高了臺灣在國際視聽的分貝及正向性,更為國家建立互相支援的網路。由此可見,非營利組織的國際化,對於臺灣和國際聯繫的重要性。對一般營利企業而言,國際化是一股重要趨勢,針對此一主題,已有一整套相當完整的理論。但由於非營利組織與企業營利的本質具有諸多相異之處,使得許多企業國際化理論在套用到非營利組織時,並不適用。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希望能夠經由慈濟慈善基金國際化的發展經驗,了解宗教性非營利組織其國際化的動機與歷程,藉以發展宗教性非營利組織國際化策略的相關命題。以供未來有系統的實證研究之依據,同時也能為國內其他意欲國際化之非營利組織及宗教團體,提供有關的策略及成功因素做為參考。
  宗教性非營利組織國際化的發展,往往是來自於本身使命的驅動,配合上地主國環境的需求而促成的。在決定進入新的國家發展會務之時,會產生相關之策略規劃活動。策略規劃的項目包括:決定如何進入此新市場、當國際化的範圍漸廣,海外的分支機構漸多,各單位如何各自發揮其角色功能,以追求效率的增加及目標的達成、總部要如何協調及控制分支會的發展。故本研究以「進入模式」、「分支機構策略角色」、「協調與控制機制」等三個主要面向,來觀察慈濟國際化策略發展的現況。透過國際企業管理的理論架構,對照慈濟的國際化經驗之後,研究所得之結論如下:
  一、與企業相較,宗教性非營利組織的國際化動機與企業組織並無差別,但在國際化的發起上,並非由總會主導。在進入模式上,由於非營利組織最重視其使命及信念的掌握,因此傾向採取直接設置,但在業務的推展上,則會尋求與當地團體合作。對總部來說,各地分支機構會扮演不同的策略角色,依其策略特質發揮功能,有助於組織整體的目標達成。在協調與控制機制上,由於非營利組織的產出難以衡量,故在協調控制機制上,較重視以組織文化的方式作為控制。
  二、以非營利組織的方式運作,有助於宗教教義的傳播。宗教透過非營利組織的之法律地位、志願性、獨立性,建立現代化的組織,可降低其在宗教上的排他性與侷限性,使得資源取得範圍更加廣泛,活動方式更為多元,有利於組織之擴散與成長。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