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805 
論文名稱遼代宗教信仰與宗教政策研究
研究生麻鈴 
校院名稱吉林大學 
系所名稱專門史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武玉環
年度2000
地區大陸
提要  遼代宗教,有契丹人的原始宗教—薩滿教,又有從中原傳入的佛教和道教。為適應多民族統治的需要,遼朝統治者對三教採取兼收並蓄、利用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曾左右了宗教的發展,使其為遼朝統治服務。一、契丹族的原始宗教──薩滿教(一)薩滿教的流傳及表現 薩滿教早在契丹氏族、部落時期,已廣泛流傳。1、對天地的崇拜。2、不對太陽的崇拜。3、對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的畏懼與崇拜。4、對火的崇拜。5、對高山的崇拜。(二)遼朝對薩滿教的政策 遼朝統治階級對薩滿教的政策是:初期信仰薩滿教,後期對薩滿教蠱惑人心的活動則給予限制打擊。(三)薩滿與薩滿教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與影響 1、在遼代祭祀禮儀中的薩滿。2、在行軍作戰中薩滿與薩滿教的影響。3、薩滿教與社會生產活動。4、薩滿能占卜各種吉凶禍福。5、薩滿能為人治病。二、遼代的道教(一)中原道教主要通過以下2種途徑傳入契丹境內。1、唐末五代,戰患連綿不斷,燕人軍士及幽、涿的漢族人民進入契丹境內,同時也帶來先進的漢族文化,其中包括道教。2、幽雲十六州的並入,中原道教隨之傳入契丹。(二)遼朝對道教的政策與道教的發展 1、遼朝對道教的政策 遼朝統治者前期對道教大力提倡,後期民眾利用宗教形式進行反遼活動則給予打擊;而在宗教不危及統治基礎時,則給予扶植。2、道教的發展 遼初道教有了初步的規模。聖宗朝道教的發展達到了頗高的程度。遼末,道教依舊發展。三、遼代的佛教(一)佛教傳入的時間和途徑 從北魏開始,契丹民族就不斷與漢族人民和中原文化相接觸,進行著不間斷的經濟文化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契丹人逐漸接受了漢族文化的影響。佛教正式傳入契丹在十世紀初,主要通過以下3種途徑傳入契丹。1、阿保機在建國前後曾俘掠、收容了大批漢人,佛教便傳入了契丹。2、通向中原的要衝之地幽雲十六州被並入契丹,對契丹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3、契丹族的鄰族渤海的佛教文化也曾對其產生過影響。(二)遼朝延崇佛政策與佛教發展狀況 遼代統治集團崇信佛教,自太祖以後,一代勝過一代。至道宗朝,佛教在遼國已經發展到鼎盛時期。遼朝崇佛局面的形成,是遼最高統治者採取支援、扶植政策的結果。聖宗以後,為維護社會秩序,曾多次下詔嚴禁僧尼的不良行為。崇佛是遼朝統治者一直奉行不悖的基本國策,佛教香火日盛。(三)民間崇佛表現遼代崇佛之風,通過各種方式,在朝野上下得到廣泛的傳播。在遼統治者言傳身教的倡導下,崇佛之風深入到民間。其崇佛表現為:1、遼人為行善事,以求正果,積極興建佛寺,建塔造幢。2、遼人為弘揚佛法,宣講、書寫、撰刻經文。3、出家為僧尼。4、民間宗教組織及其活動。綜上所述,遼朝崇佛的階層廣泛,從皇帝、皇族到一般的平民,從契丹入到漢人都有佛教信徒。崇佛的形式多種多樣,佛教影響遍及遼國。(四)對傳統說法的質疑 「遼以佛亡」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佛教並不是促使遼亡的最根本原因,遼亡主要是因為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促使各族人民奮起反抗,人民才是推動歷史發展和創造歷史的動力。四、遼代宗教信仰、宗教政策的歷史作用(一)宗教是遼統治者維護、鞏固統治秩序的有力工具。(二)宗教促進了遼代寺院經濟發展。(三)宗教影響著契丹族社會風俗。(四)宗教文化豐富了遼文化的內涵,推動了遼文化的發展。(五)宗教的發展促進了各族與鄰國之間文化的發展。研究遼代宗教信仰、宗教政策,更客觀地評價它們的歷史作用和影響。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