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0202-08 
論文名稱六朝神滅不滅論與佛教輪迴主體之研究
研究生李幸玲 
校院名稱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高柏園
年度83
地區台灣
提要  論文寫作之初,是對佛教的「無我」根本教說與誰在輪迴受報的質疑而出發,在本文兩條問題線的帶引之後,除了一一釐清「神」與輪迴主體間的意義交集及紛歧之外,對於筆者最初問題形成時質疑的問題及觀念,或有理論正面的證成,或也有因此而排除原有觀點,不論是正是負,對於本文都有莫大的助益。基於本文在輪迴主體思想方面研究的成果,可以提供作為本文未來發展的方向與基礎。
  由於輪迴主體問題的探討,激發筆者進一步認識存有形式的興趣。尤其佛教不肯定外境以及提升存有形式的態度,與近代哲學中的現象學企圖消彌古典哲學以來形上存有與現象界的對分狀態,形成強烈的對比。
  本文所討論的「輪迴主體」是指在解脫生死之前,仍在三界六道間生死流輪迴的主體。就輪迴主體成立的「主體義」而論,並不涉及存有論層次的問題,然而就六朝神滅不滅問題的討論,由於特指形體消滅之後的精神存有狀態(中有)之有無而論,涉及了存有論層次的問題,也就是「中有」有無的討論。若就佛教將輪迴主體區分為四個階段(生有、本有、死有及中有)來看,中有的討論只是輪迴主體的四分之一而已,並非完整地就主體本身的連貫而論。未來之研究或即可朝完整的佛教輪迴主體思想來作進一步的理論研究。
  當代研究佛教主體思想之論著,多集中在如來藏思想之相關研究。未來本文研究的發展方向,仍將延續輪迴主體之相關問題的討論,除了輪迴主體本身的研究外,可以宏觀地擴大至輪迴成立的相關條件之討論,如「業」之研究、因果關係之研究,或微觀地從事相關經論的專書研究,如《異部宗輪論》、《俱舍論》、《攝大乘論》、《成唯識論》等論書之研究,就輪迴主體內部細微的理論作進一步的探討。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