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方丈記》思想的三大原點
研究生陸晚霞 
校院名稱北京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學系日本語言文學專業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潘金生
年度1999
地區大陸
提要  閱讀《方丈記》,最簡便的方法是將其「腰斬」,一分為二。前半部分主要通過作者的眼,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人世間罕有的現象,如大火,旋風、地震、遷都、饑饅等。這些天災人禍統稱為《方丈記》中的「五大災厄」,作者借此揭示了人世無常,生存不易的道理。後半部分起自「太原山遁世」。鴨長明簡單交代了身世及出走山林的經過之後,花費大量筆墨記敍了日野草庵中的隱居生活。有清新自然的山野風光,有靜僻無礙的修行環境,又不乏真率樸素的人情和可發思古之幽情的文藝活動,展示了一幅活脫脫的林泉高致圖卷。然而作品的最後又響起了「無常」的主題曲,矛頭直指方丈庵中的生活究竟是什麼的問題。《方丈記》作為關涉無常觀的文學作品,又由於出自隱居遁世的僧侶之手,人們往往習慣於從隱遁與無常觀與佛教的一線上來研究它。本論文則旨在多角度地把握該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性格。故結合作者鴨長明的具體人生經歷,著重考察了無常觀、老莊思想以及貴族式的文藝精神在《方丈記》中的反映。概而言之,即佛家、道家及文藝與《方丈記》的關係。全文除引論、結語之外共設三章,分別闡述上面三種關係。第一章以探討鴨長明的無常觀為主,通過對時代背景與個人命運的回顧,考察了長明無常觀的形成必然性和「消滅式」的片面性格。並從整體上追蹤了長明佛教信仰的內容,挖掘其符合發展觀點的特徵。第二章採取由表及裏、對照旁證的手法,先檢索《方丈記》文面中的道家思想痕跡,然後從受容途徑及精神實質兩方面分析了老莊道家哲學甚至道教信仰對鴨長明及其文學產生影響的可能性。第三章則以貴族情趣為著眼點,闡述了文藝之于長明人生的重要性。並通過考察文藝與佛教思想在一定層面上的對立衝突,試圖揭示出鴨長明作為凡夫俗子的軟弱一面以及《方丈記》之所以是隱者文學而非「聖人文學」的原因。如上的論文架構,目的在於證明《方丈記》思想的多元性。故不避類別混淆之嫌,權將佛老與文藝相提並論於一處,對此,本論中也有說明。另外,為便於瞭解原作內容,筆者已將《方丈記》全文譯成漢語,附於論文之後。譯文同樣以廣本的大福光寺本為底本,採用文白夾雜的語言風格。敬請參閱指正!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