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近代十王信仰之研究:以《玉歷寶鈔》為探討中心
研究生陳瑤蒨 
校院名稱花蓮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民間文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李世偉
年度92
地區台灣
提要  在中國地獄觀念發展史上,十王信仰是匯集佛、道兩教和傳統冥界思想的成果。自《十王經》成書以來,此一信仰透過數種傳播途徑綿延千年,直至《玉歷寶鈔》匯集通俗文化、佛經中的地獄說法,盛行於世,十王信仰獲得了更深入的普及。本文一方面勾勒十王信仰的歷史,另一方面藉著討論《玉歷寶鈔》的內容、製作過程與影響,窺探中國人對於地獄的思維與態度。
  《玉歷寶鈔》和確立十王信仰開端的《十王經》,同樣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其他文獻或圖贊的零星表現相比,《玉歷寶鈔》是《十王經》之外,以十殿地獄情景為主題的文獻,更重要的是此書在清代普受重視,進而使「死後受十王逐殿審判」的概念,從喪葬儀式、寺觀圖像、戲劇表演,擴大到通俗讀物的閱讀。綜而言之,《玉歷》開啟了十王信仰的傳播管道,甚至成為近代主要的傳播途徑,是了解十王信仰內涵的重要資料。
  「玉歷」一詞,在道教經籍中的原意,可能是與死籍相對之生籍、仙籍之意,而《玉歷寶鈔》與《功過格》、《陰騭文》、《太上感應篇》等其他善書最大的不同,在於《玉歷寶鈔》以冥府十王作為糾察人心的單位,以死後處罰作為生前為惡的報償。《玉歷寶鈔》的作者已無可考,根據吉岡義豐的考證,認為此書產生於明末,而王見川從神誕表的出現與和合二聖受封的時間,推定較可靠的時限應在清朝雍正初年。據此,本文第二章簡略勾陳清初以前十王信仰的發展,三、四兩章針對《玉歷寶鈔》的內容而論──第三章以比較性的詮釋策略,梳理此書的內容及其與清代信仰文化的關係;第四章針對《玉歷寶鈔》之序言、感應篇、神誕表、十殿圖,討論幾種版本所反映的流行區域、助印動機、神明信仰現象。第五章說明《玉歷寶鈔》對於信仰、文學、文化的影響,分冥判類善書、遊冥故事、超薦科儀等節申述之。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